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虽然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很多都遗留有严重的运动、认知、语言、情感甚至意识障碍。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这会影响到不同患者开始康复的时机。此外,应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适当的强度和活动类型,保证康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对重症康复开始的时机、康复实施的方法和强度、安全性、有效性及康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重症监护 康复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2019年国际重症医疗实践中有如下趋势呈现:对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型的分析与验证研究逐渐增多;感染性休克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证据增多,也包括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早期呋塞米刺激试验。除此之外,本年度有显著意义的阳性结论的临床研究有: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感染性休克,压力支持通气(PSV)的撤机策略,氨甲环酸治疗颅脑损伤和新型单克隆抗体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阴性结论的研究有:中重度ARDS的个体化机械通气、最大化肺复张和肌松联合深度镇静,N95面罩预防流感病毒,机械通气患者的弹性探视制度预防谵妄和右美托咪定用于早期镇静,机械通气患者的日记疗法或复合式预防性心理干预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hsTM)治疗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等。未来的研究重点应以表型分析为突破点,从而确定符合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的个体化疗法。

  • 标签: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型 时机 机械通气 预后
  • 简介:摘要2020年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举全国之力共同抗击新冠病毒,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重症医学专科医师积极报名,主动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对新冠肺炎患者开展救治工作,彰显了我国重症专科医师在面对重大疫情和危重患者时的治疗技术优势和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和专科医师的培养。

  • 标签: 重症医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科医师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方法纳入83例MG患者和39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加利福尼亚语言学习测验(California verbal learning test, CVL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 BVMT-R)、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benton judgment of line orientation test,BJLOT)、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est,PASAT)、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应用贝克抑郁测验(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评估抑郁状态,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评估疾病分型、合并症情况、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对MG组认知损害的影响。结果MG组MMSE[28(26,29)分,29(28,30)分]、CVLT、BVMT-R、SDMT[(37.06±12.18)分,(47.54±14.91)分]、PASAT[(32.86±10.23)分,(37.00±8.82)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JLOT、VFT、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与SDMT得分存在负相关(r=-0.234,P<0.05);MG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G-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rofile,MG-ADL )评分与BVMT-R 3试总和得分存在负相关(r=-0.283,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视觉记忆,提示重症肌无力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部分认知领域的损害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加强对MG患者认知障碍的认识,早期评估,密切随访,适当干预。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神经心理学 认知功能 抑郁
  • 简介:摘要气道廓清技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制定此专家共识目的是基于重症患者气道廓清的受损机制,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气道廓清治疗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重症患者气道廓清技术的专家共识有:(1)高渗盐水及等渗盐水雾化治疗可用于诱导痰液生成,以利于标本采集;(2)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建议根据气道分泌物黏度按需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3)由于缺乏气道廓清药物静脉制剂雾化吸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建议不使用气道廓清药物静脉制剂雾化吸入用于重症患者气道廓清治疗;(4)对患者实施气道廓清治疗前均需进行呼吸功能和排痰障碍原因的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气道廓清方案;(5)呼气末正压/高频振荡呼气末正压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气道廓清,其相对常规物理治疗疗效更明确,治疗效果取决于所选装置、设定阻力以及患者的依从性;(6)气道廓清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方案,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气管镜联合振动排痰能显著增加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量;(7)机械咳嗽辅助技术可用于呼气肌无力的患者,而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 标签: 气道廓清 重症监护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出院患儿是罹患各种重症后生理、认知、精神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长期不活动与危重儿童的短期和长期病态密切相关。本文就儿童危重症早期康复尤其是早期活动的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早期康复的定义、内容、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早期康复的安全标准、目标设定和实施策略等。早期康复在PICU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可根据患儿的评估结果进行分层的目标设定和实施,将早期康复活动纳入ABCDEFGH集束管理包中进行系统管理,有可能改善患儿的预后。制定和推行早期康复规范、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康复意义的认识、减轻他们对安全性的顾虑、争取患儿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可以作为推动早期康复实施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儿科 重症 早期康复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救治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数字驱动的临床研究范式应在新生儿重症医学中应得以重视。新的临床研究理念可进一步助力危重新生儿规范、精准、循证的管理,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2型辅助性T细胞(Th2)介导的炎症反应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h2细胞通过释放白细胞介素4(IL-4)、IL-13与共受体IL-4受体α亚基(IL-4Rα)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导致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Dupilumab是全人源化的抗IL-4Rα单克隆抗体,能够与IL-4Rα高亲和力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IL-4、IL-13与IL-4Rα结合,减少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本文将对Dupilumab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哮喘 抗体,单克隆 Dupilumab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疾病。免疫修饰治疗可明显减少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死率并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但可用免疫抑制剂品种多样且均有剂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符合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抑制剂选取、具体使用方法等问题尚无确切定论,因此有必要对重症肌无力常用免疫修饰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在重症肌无力个体化免疫修饰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免疫修饰治疗 免疫抑制剂 副作用
  • 作者: 王恒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荣昌402460
  • 简介:由于临床营养理念的发展,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已变成全球瞩目的热点。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人类对营养素在保持危重症病人内稳态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学作用的认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病人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医疗方案。传统的观点认为,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危重症患者缓解应激反应,通过提供外源性能量物质来保持机体稳态。然而,"营养治疗"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早期肠内营养、合理的宏量和微量营养素供给、精细的血糖调节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机体氧化损伤,并调节整体免疫系统。

  • 标签: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诊断肿瘤重症患者重症肺炎(S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江苏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42例SP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BALF-mNGS检测和病原微生物培养,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治过程,评价BALF-mNGS在诊断肿瘤重症患者SP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2例患者中,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24例(57.14%),其中混合感染6例(14.29%),共检出31株病原菌;BALF-mNGS检测阳性36例(85.71%),其中混合感染29例(69.05%),共检出148株病原菌;BALF-mNGS检测的阳性率与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检出率均高于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85.71%(36/42)比57.14%(24/42),χ2=8.400,P<0.05;69.05%(29/42)比14.29%(6/42),χ2=25.910,P<0.05]。以传统培养为"金标准",BALF-mNGS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分别为95.8%、27.8%、63.9%、83.3%。单因素分析显示,未见BALF-mNGS对病原菌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存在(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患者SP中,BALF-mNGS对病原菌检出率高于传统培养方法,且干扰因素少,有助于指导肿瘤重症患者SP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肺泡灌洗液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 肿瘤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的214例重症和危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重症与危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合并基础疾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临床转归等。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重症流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14例患儿中,男153例(71.5%),年龄<5岁177例(82.7%),52例患儿合并基础疾病,207例有发热,54例出现惊厥,其中有3例为急性坏死性脑病,流感病毒以甲型为主[88.79%(190/214)]。危重症42例(19.6%),危重症流感患儿中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为61.9%(26/42),高于重症组的15.1%(26/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5,P<0.01)。危重症流感患儿中CRP≥40 mg/L的比例为33.3%(14/42),高于重症组的9.3%(16/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比值比(odds ratio, OR)=8.7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3.845~20.111]和CRP≥40 mg/L(OR=5.050,95%CI 1.966~12.970)是流感患儿发生危重症的影响因素。所有重症患儿均好转出院,42例危重症患儿中死亡7例。结论重症和危重症流感多发生于5岁以下患儿,合并基础疾病和CRP≥40 mg/L是发生危重症流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流感,人 危险因素 儿童 重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t≥4.461,均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P<0.05]。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 标签: 在职培训 病人模拟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护理教育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海省高原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儿童的维生素A、D、E水平,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就诊的371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定量检测血中维生素A、D、E水平,对比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水平推荐值以及青海省儿童抽样调查血清维生素水平,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维生素A、D、E水平。结果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占89.76%(333/371)。90.57%(336/371)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47.44%(176/371)的患儿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6.20%(23/371)的患儿严重缺乏维生素D,24.80%(92/371)的患儿维生素E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结论部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维生素A、D、E检测值低于正常推荐值。

  • 标签: 轮状病毒腹泻 血清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 作者: 马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1期
  • 机构: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检验科,北京101300
  • 简介:目的:粪便微生物检验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实施小儿腹泻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其实施粪便微生物检验,从而明确其诊断效果。结果:通过对100例患儿实施粪便微生物检验,可以知晓微生物致腹泻患儿共计90例,在此期间腹泻病毒微生物患儿30例,肠道真菌感染患者30例,寄生虫感染30例。结论:通过在小儿腹泻期间实施粪便微生物检验,可有效鉴别患儿病症种类以及病源微生物类别。从而为患儿下步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粪便微生物检验;腹泻;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21年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特征,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市5家儿童感染性腹泻监测点医疗机构的儿科肠道门诊或儿科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等,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送至医疗机构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比较2016-2021年不同人群、季节和时期的病原谱等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2 45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常见肠道病原总阳性率为45.11%(1 108/2 456),单一细菌感染阳性率为16.00%(393/2 456),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0.81%(511/2 456),混合感染为8.31%(204/2 456)。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2.95%,318/2 456)、诺如病毒(10.91%,268/2 456)、轮状病毒(7.49%,184/2 456)、沙门菌(5.82%,143/2 456)和空肠弯曲菌(4.68%,115/2 456)为主。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6月达到高峰(34.50%,69/200),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1月达到高峰(48.10%,101/210)。不同年龄组、人群和季节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3,P<0.001;χ2=14.80,P=0.003;χ2=27.21,P<0.001)。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年均病例数(284例)较2016-2019年大幅下降(472例);病原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χ2=39.02,P=0.001),细菌(χ2=11.73,P<0.001)与病毒(χ2=14.22,P<0.001)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但腺病毒阳性率上升。结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要的腹泻病原。近年来肠道腺病毒腹泻增多,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就诊数及阳性率均显著下降。应针对不同年龄、季节、病原和时期的感染性腹泻采取特异性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儿童 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腺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滞后效应与关联性。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石家庄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日平均气温等,将11个地级市分为北、东、中、南部四大区域,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非线性关系和滞后效应,应用冷热效应分析其对感染性腹泻发病影响的滞后效应关系。结果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11个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31 008例,季节分布明显,呈现夏季大高峰、冬季小高峰双峰分布。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风险的累积相对危险度呈现反"S"型暴露反应关系,低温(<13.67 ℃)和高温(>27.50 ℃)均会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当气温<13.00 ℃时,滞后时间与相对危险度呈"U"型趋势(滞后4~7 d,23~30 d);高于13.00 ℃时,呈倒"U"型趋势(滞后5~21 d)。4个不同区域比较显示,低温效应时(P5=-7.24 ℃),由南向北滞后时间由6 d延长到30 d;高温效应(P95=28.25 ℃)在滞后0 d危险因素就会出现,滞后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变短,高温效应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结论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现反"S"非线性关系,低温和高温均可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低温的效应较高温的效应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气温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其他感染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腹泻患儿感染非伤寒沙门菌(NT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我国儿童NTS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个院区利用分层抽样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70份,非腹泻儿童粪便标本296份,通过细菌培养,挑取相应菌落使用沙门菌诊断血清进行初步血清诊断,再用系统生化法进行确诊,同时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腹泻患儿组NTS检出率为6.67%(38/570例,95%CI:4.90%~9.02%),非腹泻儿童组NTS检出率为1.01%(3/296例,95%CI:0.34%~2.93%),2组NT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5,P<0.05;OR=6.976,95%CI:2.135~22.796);男、女腹泻患儿NTS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5,P>0.05;OR=1.254,95%CI:0.619~2.541);NTS检出率在<2岁儿童中为5.30%(22/416例,95%CI:3.52%~7.88%),在>2岁儿童组中为10.40%(16/154例,95%CI:6.50%~15.21%),2组NT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0,P<0.05;OR=2.076,95%CI:1.060~4.068);NTS检出率在门诊腹泻患儿中为5.40%(25/460例,95%CI:3.70%~7.89%),在住院腹泻患儿中为11.80%(13/110例,95%CI:7.04 %~19.18%),2组NT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3,P<0.05;OR=2.332,95%CI:1.152~4.721);NTS腹泻患儿检出率在春季为4.60%(10/217例,95%CI:2.52%~8.28%),在夏季为8.50%(12/141例,95%CI:4.93%~14.29%),在秋季为9.60%(15/144例,95%CI:6.41%~16.48%),在冬季为1.50%(1/168例,95%CI:0.11%~3.30%),不同季节NT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4,P<0.05)。NTS检出阳性与阴性的患儿临床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血便和糊状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TS分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结论NTS是广州地区引起儿童腹泻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体之一,男女感染率无差异,2岁以上儿童多发,秋季高发,容易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血便和糊状便的临床表现。NTS分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实验室检测可为NTS相关腹泻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非伤寒沙门菌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补液盐Ⅲ,研究组加用补液盐Ⅲ及益生菌。比较两组疗效、生理状态恢复时间、相关营养指标值。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56/60)高于对照组(71.67%,43/60),P<0.05。治疗显效患儿中,研究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71±0.45)、(2.31±0.51)、(3.37±0.34)d,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P<0.05)。治疗后,研究组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值分别为(148.96±10.15)mg/L、(98.36±5.31)g/L,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结论补液盐Ⅲ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有效率高,生理状态恢复时间短,患儿营养状况良好。

  • 标签: 腹泻 益生菌 补液盐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