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太行山东麓地区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北起永定河,南至黄河北岸的山前狭长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这里地势较平而略有起伏,海河水系的众多支流西出太行山脉,在山脚下形成一个个冲积扇,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于处在农业文化早期水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对于这个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始于1976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发掘。次年,在近邻该区南部的河南省中部地区又发掘了裴李岗遗址。之后,河南省又陆续在密县莪沟,长葛石固,新郑唐户,沙窝李,舞阳贾湖等地,发掘了一大批与裴李岗遗址相似的文化遗存,丰富了人们对该类遗存
简介:明代中期,吴门地区流行一种较为特殊的花鸟画题材——花果杂品图。这种包含花卉、蔬果、禽鸟、虫鱼等内容繁杂的长卷与册页,与宋元以四君子题材为主流的文人花鸟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相联系的新现象,来探讨此时文人花鸟画在审美观上的变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梳理宋元文人花鸟画的历史,分析文人花鸟画从宋到元在题材上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主流是象征文人品格的四君子题材,潜流是元代出现的品类较多的墨花墨禽;第二部分,通过吴门文人的作品和诗文,具体分析花果杂品图所绘内容与人的感官——眼、耳、口、鼻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通过此时吴中文人闲居的生活方式,分析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紧密相关的原因是文人们对自惬之意的追求;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花果杂品图传达的新的审美观,阐明文人花鸟画的审美变革——从四君子的“清雅”到花果杂品图的“闲雅”。
简介:法国汉学曾为海外汉学之正宗。巴黎素有“汉学之都”的美誉。最早的学院派汉学研究的传统就是法国汉学大师雷慕沙(AbelRéusat)开创的。深厚的法兰西人文精神、严谨的中国乾嘉式考据方法和新颖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交相辉映,使得法国汉学独树一帜,占尽风流。百余年来,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影响曾广被欧美、东瀛,并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产生过一定的贡献。(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虽然二战后,由于日美汉学的迅速崛起,法国汉学逐渐丧失了往日独占鳌头的地位,显得有些衰落,但仍是海外汉学的一个重镇。尤其是西域研究和敦煌学.他们仍有不可低估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