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封192名小学教师进行测验。结果192名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SCL-90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除人际敏感差异非常显著(P<0.01)外,其余各项因子差异均达到极其显着(P<0.001)水平,各项因子有严重心理问题者的平均检出率为7.8%。结论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

  • 标签: 小学教师 贫困民族地区 教育行政部门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结论
  • 简介:摘要在开展校园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与管理方式,通过温和的方式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诉求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 标签: 思想品德 学生教育 青春期 心理健康
  • 简介:当今学术界基本是从管理学的内外因视角来分析解释校长管理的问题,在外在因素中,往往忽略了从教师职业倦怠方面对提升校长管理本身之合理性的深层次剖析,也遮蔽了教师职业倦怠与校长管理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以笔者所在的新疆地区为例,本文探讨并试图厘清和把握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校长管理的合理性依据与路径,并深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提升校长管理之问的危机。沿此思路,方可全面审视和思考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校长管理的合理之处。

  • 标签: 教师职业倦怠 管理学 中小学教师 校长 外在因素 新疆地区
  • 简介:摘要高职高专医学类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的创新型教师,依赖于实验教学环境的优化创新,更依赖于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同时,也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走自己的创新路子,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 标签: 医卫专业 创新型教师 实验教学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等医学院校青年临床教师胜任力统一评估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估三级甲等整体性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带来界定工具。方法使用抽样的方式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任务十年之上,具备超过职称的临床治疗专家18名当做咨询主体,使用德尔菲法对青年临床老师胜任力评估指标展开两轮咨询。结果专家对所有指标的权威字数最高是0.92,最低是0.69,三个维度的协调参量分别是0.57、0.26、0.31,P都小于0.05,建立了三级甲等整体性医院青年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估指标包含认知、能力、个性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与44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热情、权威性和专家意见的统一程度都很高;青年临床教师评估指标要突出临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还需体现临床教师的个性态度和价值观,专业素质等观念。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青年临床教师 胜任力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对福建省部分高校332名教师对工作不同维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对工作中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人际关系3个维度有较高的满意度,对于报酬福利、管理水平、工作负荷3个维度的满意程度低。回归分析显示,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与报酬福利3个自变量进入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方程,而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与工作负荷3个自变量进入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方程。高校教师的倦怠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需要引起关注。

  • 标签: 职业满意 幸福 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信效度良好的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BurnoutIinventory,MBI-ES)中文版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运用整群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9所福建省医学护理院校在编在岗的206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建省护理专职教师情绪枯竭程度相对较高(P<0.01),低个人成就感表现突出(P<0.01)。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积极应对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维度与情绪枯竭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福建省护理专职教师总体上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改善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应对能降低职业倦怠程度,消极应对则加剧职业倦怠程度,目前从教师个人调适方面进行干预是较为现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 标签: 护理教师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对高级人力资源的要求,以及高校逐年扩招政策,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中女教师的比例逐渐增长,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建设祖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教师的从业心理压力,此外,高知女性因各种历史和社会原因,承担压力的水平和类型与男性教室亦有区别,因此从性别角度考量压力水平和应对策略格外重要。

  • 标签: 高校 女教师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