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内已见关于饮酒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报道.现就长期习惯性饮酒者高血压病发病率(HPR)的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阜阳市区对40~59岁的工厂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按通用的高血压普查法测定血压(血压测定的当天不饮酒).详细收集病史、饮酒史,均行查体、常规实验室(如肝功能、血脂、血糖)、X线、心电图等检查,共检查男性职工1000人.按年龄分为A组:40~49岁;B组:50~59岁.根据饮酒量再将各组分为4个小组:1组:不饮酒者;2组:饮酒500~1000g/月,10年以上者;3组:饮酒1500~2000g/月,10年以上者;4组:饮酒≥2500g/月,10年以上者.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120例大肠癌患者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分化中等的腺癌(51.7%)、分化良好的腺癌(27.5%)、分化不良的腺癌(9.2%)、粘液腺癌(8.3%)、印戒细胞癌(1.75%)、未分化癌(0.8%)和腺鳞癌(0.8%)的发生率依次降低:大肠癌发生的部位自直肠(55.8)%、乙状结肠(19.2%)、盲肠(9.1%)、升结肠(5.8%)、横结肠(3.3%)、多部位(2.5%)、肝曲(1.6%)、降结肠(1.6%)和脾曲(0.8%)依次降低;乙状结肠癌患者中,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中等的腺癌、分化不良的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7.4%、60.9%、4.3%,而直肠癌患者中相应的比率为20.0%、48.7%、10.40%(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中腺癌发生率较高,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癌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之间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形成患者循环微粒及微粒来源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是否相关,并检测其促凝活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脑血栓形成患者,经体检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及微粒释放水平,用凝血时间测定、内源、外源FXa及凝血酶生成实验评估微粒及细胞的促凝活性。比较正常人与脑血栓患者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得出结论。结果利用凝血时间、内外源FXa、凝血酶生成实验比较脑血栓患者及正常人RBC、血小板促凝活性,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和微粒释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实验证明暴露磷脂酰丝氨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微粒高度促凝,对CT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策略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护患关系的认知和患者对实习护生的认识。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分别获取实习护生对护患关系的认知和患者对实习护生的认识的看法。结果从小组的访谈资料中得出患者的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实习护生面对患者不知如何表达、患者性格因素、患者与护生的年龄差距、患者不愿接受护生的操作、护生的自信心缺乏可影响实习护生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可使护生学会护理患者,还可促进个人成长与专业成长,而且,提高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临床带教中应重视培养护生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
简介:摘要本文从传统中医学理论阐述了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密切关系,又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理论对此进行探讨,认为情志因素对糖尿病发生、发展、预后等阶段都有重要的影响。提示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需注重调畅情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自身心态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协助患者进行自身心态的调整,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