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剂科中积极展开服务质量改进对医患关系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院药剂科选取200例接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实施基础服务方式)与观察组(n=100,实施服务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取药等待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71.00%、96.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纠纷发生率和取药等待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0.00%、(10.31±3.52)min,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取药等待时间分别为2.00%、(15.22±2.52)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科中积极展开服务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缩短取药等待时间,且得到了患者更高的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社会中已经逐渐建立起人是“消费者”而不是患者的概念,医生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医生和患者应在更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卫生保健互动,双方共商对策,共担责任。患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关心的是花出去的钱与所得到的服务是否等值,利益和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医院也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本院作为一支为军队提供强有力卫勤保障的医疗队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担负着为驻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因此,只有妥善处理好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医际关系、医务人员与医院管理层的医管关系,才能使医院快速、有序、和谐发展。
简介:目的:探讨性别差异与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665例(1250N眼)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非接触眼压、角膜地形图、检影验光,按等效球镜原则将665例(1250只眼)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不同性别之间的角膜中央厚度、眼压、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近视组中男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38.11±29.26μ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37±0.37kPa,角膜曲率k;均值为42.43±1.19,角膜曲率k2均值为43.21±1.24;低度近视组中女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56.75±42.73μ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46±0.51kPa,角膜曲率k,均值为43.40±1.25,角膜曲率k2均值为44.28±1.28。中度近视组中男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43.68±32.25p,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32±0.37kPa,角膜曲率k。均值为42.31±2.76,角膜曲率k2均值为43.54±1.44;中度近视组中女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34.09±33.27μ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32±0.37kPa,角膜曲率k1均值为43.04±1.26,角膜曲率k,均值为43.98±1.35。高度近视组中男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38.49±30.53μ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32±0.46kPa,角膜曲率kl均值为42.55±1.40,角膜曲率k2均值为43.68±1.50;高度近视组中女性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值为532.03±27.17μm,非接触眼压均值为2.29±0.37kPa,角膜曲率k,均值为42.91±1.15,角膜曲率k2均值为44.08±1.21。结论:高度近视组中男性患者的角膜曲率高于女性,中高度近视组中男性患者的非接触眼压高于女性。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150例患者经颈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横断面图像寻找斑块,根据病变的特点行2D、3D处理,探讨斑块的分布、形态、钙化、溃疡、狭窄程度等规律,寻找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狭窄程度判断采用NASCET标准。结果150例中,梗死组67例,对照组83例。梗死组发现斑块56例,斑块数目189个,位于颈动脉分叉处107个,分叉段以外82个;钙化斑块117个,软斑块59个,不规则斑和溃疡斑块13个;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73.1%、17.9%、8.9%。对照组斑块28例,斑块数目61个,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7个,分叉段以外24个;钙化斑块50个,软斑块9个,不规则斑块和溃疡斑块2个;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92.7%、6.0%、1.2%。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颈动脉增厚及管腔狭窄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肝主疏泄在中医内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资料,探讨了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肝脏的疏泄功能与多个脏腑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肝脏疏泄失调常与消化不良、高血压、呼吸困难等疾病有关。通过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可以改善这些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疾病之间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中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