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恢复患者精神状态、增强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给广大患者带来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口胃管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鼻饲管管饲护理法,干预组患者采取间歇口胃管管饲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间歇性口胃管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帕罗西汀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5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26例)与B组(26例)。给予A组患者服用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给予B组患者服用盐酸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提高,NIHS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幅度,NIHS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均比A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还可使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效果较为显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现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本次调查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的81.25%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且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双盲法的应用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患者加以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抑郁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SS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较低程度最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情绪的稳定,神经缺损程度的缓解,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开展良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并每日由专业治疗师进行运动疗法及痉挛肌治疗。另外将同样病房,相同设施9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病房接受传统护理。结论康复科护士应该肩负更多的职责,在护理的同时要教会病人家属正确的肢体摆放,让康复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实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防治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将广州地区13所综合医院1998-2000年间在临床标本收集的7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监测的12种抗生素敏感率均大于50%,敏感率大于70%有9种,较敏感的有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部分监测抗生素敏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较明显的抗生素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另外,不同部位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值差异较大,胆汁及尿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义气风发生素的敏感值较其它部位的低,差别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本次药敏监测结果显示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可作为本地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有部分抗生素敏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照选用的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治疗组(n=41),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丁苯酞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GF表达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GF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HGF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能够有效的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GF的表达量,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均分患者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种方式对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血糖降低了,也比接受一般护理的患者血糖低(P<0.05);中风指数也有所降低(P<0.05);且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后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帮助患者降低中风程度,提高患者基本生活和运动的行动力,值得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