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清两代中央王朝都致力于对西南地区的拓殖和经营,雍正年间开辟"新疆",今黔东南地区进入帝国版图,清水江流域的木材采运贸易也渐次纳入由沅水经洞庭潮与长江水系连接的全国性市场网络.清代中期后是这一流域木材贸易的重要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对在清水江下游锦屏县卦治发现的《奕世永遵》石刻的初步解读,尝试厘清和揭示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木材贸易及地方社会具体运作的某些重要侧面.
简介:洪水的不断威胁与由渍灾所引起的越来越大的破坏导致了环境条件的持续恶化,长期环境恶化对珠江三角洲平原来说是明清以来其经济变化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直接从事农耕的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不得不因地制宜发展桑基鱼塘以及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充分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发展商品性农业,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使环境更加恶化,一方面又提高了人们抗灾、御灾的能力。当外部条件趋于稳定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自然会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这其中不能否认人口增长的压力,但也正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与水争地,环境更加恶化,水患更加频繁。自然、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相互改变,改变的结果是人类更加适应自然。
简介:<正>一、清代前期广东、福建的粮食消费明代中叶以前,闽粤两省和国内其他省份一样,粮食消费的主要形式是自给自足。随着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萌芽状态的粮食市场。明末董应举论福建:“福建上府多山,而沿海郡邑多咸而少收,故上仰粟于上府,南仰粟于粤,北仰温台,从来如是。”明代广东的开发程度尚不如福建,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是福建的大粮仓。据屈大均《广东新语》、陈舜系《乱离见闻录》等书,广东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往福建,数量颇为可观。吴承朋先生估计:明代福建省自外输入的粮食约有上百万石,他的结论是:“福建省大约可以说是当时自然经济受到破坏最多的省份。”按照吴先生的观点,福建自然经济在明末就有分解的迹象。
简介:粮价波动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但对各社会阶层群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粮价对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粮价上涨会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基层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粮价上涨对其生活状况的冲击,将直接影响着清代社会安定与政局走向。本文利用《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清代粮价资料库”与方志资料,分析了1771-1911年的主要粮食价格与基层公职人员粮食购买力,结果发现,北京地区粮价整体呈上涨趋势,而基层公职人员的薪资长期未变且水平较低,降低了其粮食购买力,难以维持个人口粮需求,更无力供养家庭。粮价上涨与薪资低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胥吏的寻租行为日益剧烈,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