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 月至2019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肿瘤内科患者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前移措施在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筛查出贫血患儿529例,依据健康教育措施的差异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家长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将健康教育措施前移至孕期展开,对比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实施后小儿贫血发病率、小儿末梢血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观察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认知评分(8.55±1.03)、贫血注意事项了解(8.12±1.11)分、小儿缺铁性贫血综合征了解程度(8.98±0.11)分、缺铁性贫血并发症及护理措施(7.85±1.11)分;健康教育实施项目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施教育后小儿贫血发病率仅为7.5%,末梢血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8.06±0.57)mmol/Lmmol/L、(78.95±9.19)μmol/L;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措施前移,提前实施,对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士工作站前移在脊柱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7例脊柱外科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实施护士工作站前移后),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37例脊柱外科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实施护士工作站前移前)。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脊柱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监控指标不良反应(尿路感染、肌肉萎缩、皮肤受损、呼吸梗阻)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路感染、肌肉萎缩、皮肤受损、呼吸梗阻等护理质量监控指标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工作站前移在脊柱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分析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肿瘤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第1周,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2、4周,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4.42±8.53)、(48.39±7.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54±9.17)、(58.11±7.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使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探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在鼻中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更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单纯行鼻中隔矫正术的24例患者作为A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的29例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术后鼻腔通气改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B组的9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能够更好地改善鼻腔通气状况,联合手术并未增加术中损伤,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肿瘤的黏度特征并探讨剪切波频散成像(SWD)在肝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103例,单发80例,多发23例,多发病灶仅观察病灶最大者,共103个病灶,测量病灶内部及病灶周边2 cm以外肝实质的SWD值,比较良恶性组之间SWD值差异,分别绘制病灶SWD值、SWD比值及两者联合鉴别肝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分析应用ROC曲线选择鉴别病灶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值,并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103个病灶中,35个良性,68个恶性。良性组SWD值低于恶性组[(16.38±3.58)m·s-1·kHz-1比(18.59±3.12)m·s-1·kHz-1],良性组肝实质背景的SWD值低于恶性组[(10.88±3.37)m·s-1·kHz-1比(14.31±3.34)m·s-1·kHz-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与周围肝实质的SWD比值高于恶性肿瘤组[1.57(1.25,2.00)比1.27(1.06,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WD值>15.60 m·s-1·kHz-1为截断值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敏感性88.2%,特异性51.4%,准确性75.7%;以SWD比值<1.32为截断值诊断肝恶性肿瘤的AUC为0.68,敏感性为58.8%,特异性为74.2%,准确性为63.1%。SWD值联合SWD比值诊断肝恶性肿瘤的AUC为0.88,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83.0%,准确性为81.6%。联合诊断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优于SWD值(Z=2.678,P=0.007 4)和SWD比值(Z=3.822,P=0.000 1)。结论SWD成像能够反映肝肿瘤及周边肝实质的黏度信息,对肝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轻法频下”由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可使湿去热消,气血调和,而脓血自除,患者症状得以快速缓解。本病患者虽有下利,治疗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且“六腑以通为用”,“轻法频下”亦为“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思路的具体体现,临床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