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8世纪的荷兰现代性表征:奇异的“中国风”和荷兰的老贵族从全球史角度看,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意味着荷兰贸易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其中就与中国的贸易而言,荷兰最初的计划是在中国沿海建立自己的据点,但是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失败,荷兰在1660年代就彻底退出了中国沿海,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派船到中国,而选择在巴达维亚坐等中国商船的到来。到了17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则选择返回中国沿海,并去到清政府唯一允许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开设“洋行”(factory),与中国的生产商建立外贸品供货网络,大量进口中国工匠师傅绘制的油画、瓷器以及漆器,然后转卖到欧陆消费品市场,并成为了较早向欧洲市场供应中国艺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
简介:作为一种构建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手段,文化创意产业自诞生伊始,就是构建全新国家形象、刺激国家经济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为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任务。针对现实需求,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需要探索新的传播策略。以SWOT态势分析法,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量化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应采取如下策略:培养高端产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
简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开拓多种渠道,善用不同资源。相比较而言,海外华人是中国文化理想的介绍者和传承者。要有效发挥海外华人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会通。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将其纳入宪法的西方国家——加拿大,华人华侨在融通中加关系和构建文化形象中拥有经济和教育两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华人华侨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和媒介来看,可将对外传播活动重心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借助当地华人社团和文化团体等资源,鼓励海外华人主办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并融入到目标受众群体中去;二是与华侨华人,尤其是华商华社,合作开发具有“中国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和产品。
简介:师范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的职责,师范音乐教育通常以声乐教学为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使受教育者能够掌握传授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及正确方法,还要具备较为完整的演唱歌曲的能力,着力于教学教法研究并使其能很好地把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大家都知道,声乐课主要是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中带有教师的个人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风格特长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还要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很好地遵循艺术的客观规律,正确指导教学实践。可这个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功底是在长时间的反复磨练中积累起来的,教师的指导也是个人的经验传授,再加上艺术的真谛大都是靠艺术家的灵性悟出来的,因此对声乐艺术的规律性科学性缺乏认识,对如何获得声乐技巧缺乏具体的有效的科学方法,在教与学上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朦胧性,有的还带有一定的虚无主义色彩或天才决定论,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了我们
简介: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依据文字资料和典型的具体的图片,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特点进行的探究。主要从反传统、爽朗、富有想象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反传统,从立意、造型、色彩、形象、主题角度剖析。嘻哈风格服饰图案在立意上力求创新,强调反传统、突出人的吸引力和生命的震撼力;在造型上把经过对现实深入提炼、加工与改造后的视觉艺术形象作为造型目标;在色彩上使用对比色、邻近色等制造强烈视觉效果;形象上变形、夸张,突破传统;主题上以对青春的赞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为主题。爽朗表现在结构方面,结构上秩序、和谐。富有想象力表现在立意上将各种不相关的事物抽象化处理为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形象。
简介:本文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明确定义了"人文音乐"这一艺术领域的全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文音乐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归纳,目的是推动"人文音乐"这一音乐现象的研究探索工作。本文认为:以阐述人本思想、包含人道关注、凸显人文立场、思考人类生命意义等承载人文精神核心内涵的音乐艺术就是人文音乐;人文音乐具有思想上的人文关照、形式上的无限包容的性质特点;具有与人类文明同源、与地域文明合拍、与社会发展关联的历史脉络;具有消遣功能、娱心功能、启智功能、教化功能、凝聚社会精神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六大功能。以人文关照为内核的人文音乐将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关口发扬光大。
简介:裴斐既是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又是文学理论家,在中国古典文学与古代文论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裴斐有关李白、杜甫研究的系列论著,以宏阔的审美眼光、扎实的理论功底探讨问题,故而站得高、看得远,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其论著文笔犀利、观点鲜明、思虑周密、结论翔实可信,切实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在学术界产生较为广泛而长期的影响。裴斐的治学坚持无征不信、严谨求实的原则,立论不同凡响、独树一帜。他的学术研究既贯穿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感,还融入作者强烈的感情。这种学术品质是创新精神、批判意识与坚韧品格多方面的结合,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