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脑出血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或)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使用时机。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来脑出血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出院后治疗进行跟踪随访。结果:经随访调查发现10例患者于脑出血发病1月后开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106例患者于脑出血发病3月后开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500例患者于发病6月后开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920例患者于脑出血发病1年后开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2217例患者拒绝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仅服用活血化瘀中药。结论:脑出血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或)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使用时机因人而异,具体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病人意识及精神状态、出血及水肿吸收的快慢。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明确过敏性结膜炎的泪膜功能变化情况,并且了解其和干眼症之间的关联。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2021年3月份到2022年3月份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50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规定为研究组。然后选择同时期内在眼科门诊进行检查的没有出现干眼症问题的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泪河线测量以及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等,通过一系列检查以后明确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检查结果可以明确,左眼和右眼的四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也可以明确过敏性结膜炎中的泪液分泌功能与泪河线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通过对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症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出现了过敏性结膜炎问题,将会导致泪膜的稳定性出现异常,进而引发干眼症,所以需要对过敏性结膜炎进行全面控制和分析,并且明确泪膜功能的具体变化情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按照诊断标准将其分成实验Ⅰ期20例,实验Ⅱ期20例,实验Ⅲ期20例;同时随机挑选同一阶段2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而且还会随着患者病程的严重程度而提升,在这其中实验Ⅰ期患者α1-MG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期与Ⅲ期患者TRF、α1-MG以及MA也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的多,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α1-MG以及MA水平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23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数字表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将常规康复护理与阶段康复护理应用在两组患者中,对双方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等项目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无论在肢体功能抑或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患病群体中出现偏瘫的患者,其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阶段康复护理作为改善此类患者肢体功能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极为明显,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100例严重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组各 50例。对照组 50名患者实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微创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效果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痔疮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感,效果显著,可在治疗严重痔疮方面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就规律性血液透析和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规律性血液透析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显著,能改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有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高压氧辅助治疗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致残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加接受高压氧辅助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及发病后致残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诊疗后NIHSS评分更低,致残率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其脑部血液循环状态,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降低其脑组织、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NN-链接护理模式对卒中后吞咽受损患者吞咽功能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NNN-链接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明确NNN-链接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总结,提高临床对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采血室工作的42名护士,调查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1-5年工作年限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高于5-10年和10-15年(P<0.05);职业防护意识不强、采血不规范、环境和心理因素、准备不足、技能不熟练是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结论 诱发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较多,应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为采血室护士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