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减少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tuepancreatitis,SAP)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的新途径。方法1994—10/2002—02用区域动脉灌注(Rigionalarterialinfussion,LAI)四联给药方法治疗SAP91例,其中≥60岁44例,死亡2例,均为70岁以上病人,病死率4.54%(2/44);结论老年胰腺炎病人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手术风险大,区域动脉灌注给药为主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胰腺炎病人。

  • 标签: 区域性动脉灌注 老年人 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人 临床体会 病死率
  • 简介:构建区域军事训练伤监控反馈系统,加强训练伤防控指导与技术帮带,做好部队转送伤病员的收治工作,建立防治功能一体化服务保障模式,能够提高卫勤保障质量,降低训练伤病的发生率,实现军队医院与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协调发展。

  • 标签: 军队医院 区域性 军事训练伤 一体化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规范化、流程化,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有集中处理需求做好流程制定与成本核算。双方签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合作协议”,通过集中授课、座谈会及现场观摩的方式进行培训与交流,针对指导,协助各单位作好准备后进行集中处理。结果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交接有序,运行顺畅,管理规范。结论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在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进行集中处理前,双方均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的顺利运行,规范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基层医院 复用医疗器材 集中处理 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装备管理系统进行研发,使其能够对医学装备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方法结合医院现行的医学装备管理模式和经验,利用多种程序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在医院内试用和完善。结果开发的医学装备管理系统可在医院医学装备的购置、技术应用、经济学评价质量控制、风险控制以及报废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环节实施精准和高效的管理。结论医学装备管理系统达到了实施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科学化管理的设计目标,成为医院领导决策层、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以及装备使用部门的强力工具和助手。

  • 标签: 在用 医学装备 信息化管理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n=3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5)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结果:观察组预警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接受基于护理主动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预警管理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性防治 预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住院患者作为常规组,6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肺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二聚体(D-D)水平、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3%(2/66)、肺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3%(2/66),均低于常规组的12.12%(8/66)、13.64%(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D-D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V、FI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区域防治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血液高凝,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区域性防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00例我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以随机电脑选择法均分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疼痛指标,观察组应用质量评价指标,对比组间患者疼痛情况及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估有效率、宣讲普及率、疼痛记录有效率、患者镇痛满意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质量评价指标 骨科 疼痛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如今越来越重视患者的疼痛护理,与此同时,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降低骨科疼痛 护理 后的疼痛度 ,需要医院进一步增加骨科疼痛护理的监督工作,确保患者对医院的镇痛效果满意,这也对医院的骨科疼痛护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随着护理难度的进一步的提高,就要求医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的加强。

  • 标签: 质量评价 骨科疼痛护理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660例患者,均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骨科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质量管理,实验组患者构建10个各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4个骨科病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数据,针对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改进,比较两组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质量评价指标 骨科 疼痛护理管理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延续照护在心力衰竭康复中起重要作用,很多医院均在积极探索与推行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照护,规范心力衰竭照护质量指标也成为迫切需要。本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方面对心力衰竭患者延续照护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构建具有针对的、规范的心力衰竭患者延续照护效果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 标签: 心力衰竭 延续性照护 质量评价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急救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危重症患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80例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将1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90例手术患者,其中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另外9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的运用对比两组患者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规范化服务质量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室的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度、规范化服务质量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并使用数理分析法和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胜任力模型特点,结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0项,构建出了导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和可靠,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直接参考,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德尔菲法 临床医学研究生 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定义,论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基础医学课程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权重分数。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及适用,以期为国内其他院校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基础医学 资源共享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216例临床资料,以区域胸痛中心建设时间将患者分为胸痛中心建设前组(n=96)与胸痛中心建设后组(n=120),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发病-球囊扩张(S2B)、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变化,同时记录患者90d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前与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后时间数据及随访90d终点事件对比,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后均优于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终点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区域性 胸痛中心建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围胰腺区域微创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抽取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鞘内法区域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对36例肝脏肿瘤患者施行精准肝蒂解剖后选择阻断入肝血流,行解剖肝切除术。患者年龄平均(47.1±3.5)岁。采用锐+钝性相结合精准解剖肝蒂,显露门静脉、肝动脉,结合术中B超声技术,精确判断肝组织缺血范围,选择阻断入肝血流后规范切除肝段和(或)肝叶。结果36例均成功完成鞘内法区域血流阻断入肝血流,规范切除肝段和(或)肝叶。平均手术时间(60.6±1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3.6±35.5)ml,平均术后住院(7.3±1.6)d。结论只要熟悉掌握肝门板解剖,做好手术计划,手术技能娴熟,鞘内法区域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