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治疗前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儿童激活脑区计数情况和2-back记忆任务激活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水平。结果治疗前患儿左额上回激活16例,右额上回激活15例,左额中回激活20例,右额中回激活14例,左额下回激活12例,右额下回激活19例;治疗后左额上回激活24例,右额上回激活23例,左额中回激活21例,右额中回激活22例,左额下回激活22例,右额下回激活2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左额中回激活体素水平297.4±8.6mm3,右额中回267.8±9.6mm3,左额下回20.5±1.6mm3,右额下回114.8±7.7mm3;治疗后左额中回激活体素水平492.4±9.5mm3,右额中回484.1±9.4mm3,左额下回372.8±4.5mm3,右额下回98.2±7.5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存在前额叶、扣带回前部功能低下和丘脑功能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饮食状况,为制定改善ADHD儿童饮食行为、提高ADHD儿童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柳州市城区一~六年级9628名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同时调查儿童饮食状况。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学访谈,分析比较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饮食行为的差异。结果确诊ADHD儿童468例,患病率为4.86%。ADHD儿童的厌食行为率与挑食行为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HD儿童与非ADHD儿童在吃饭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P=0.005),吃饭时间大于45分钟的ADHD儿童多于非ADHD儿童,吃饭时间在25~45分钟内的ADHD儿童也多于非ADHD儿童。结论ADHD儿童存在厌食、挑食等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可期望通过改善进食习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托莫西汀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3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患儿进行盐酸托莫西汀的药物治疗,并对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4、8、12周使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进行注意力情况的检测,使用SNAP-IV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儿在盐酸托莫西汀药物治疗的第4、8、12周的多动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4周后的总体有效率为70%;8周后的总体有效率为80%;12周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0%。运用IVA-CPT测试患儿注意力情况,结果显示患儿注意力有了明显增高(P≤0.05),SNAP-IV临床疗效评估表评分降低。结论运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效果明显,能够帮助患儿减少多动症症状,提高注意力,增强专注学习能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认知功能评定特征,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DHD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哌甲酯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连续性操作测验(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等指标、威斯康辛卡片分类各项指标以及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治疗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降低,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和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明显升高,除了非持续性错误数和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指标外,研究组患儿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研究研究组患儿精神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明显提高ADHD患儿认知功能,改善患儿精神症状,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简介: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干预措施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执行功能、运动技能和ADHD核心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为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运动干预对ADHD儿童执行功能、运动技能和ADHD核心症状改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5月。采用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进行数据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项研究,包括有氧运动、多元运动、运动游戏、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传统低至中等强度运动疗法(traditional low-to-moderate in..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对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DHD ) 患儿 采取 综合干预的 应用 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1 00 例 ADHD 患儿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组各
简介:摘要:文章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以某年11月至次年4月份之间进入某医院治疗的注意力缺陷儿童患者总计82例进行研究,对其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儿实时综合干预,对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治疗干预,最终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对调查和研究结果满意度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实验组的综合评分进行统计,结果满意度在80分以上的占90%左右,而实验组的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的人数占75%左右,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我们明确,与常规干预治疗方法相比,注意力缺陷的儿童患者经过综合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也很高,所以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早产、小于胎龄儿(SGA)、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人群队列研究,纳入瑞典2002年至2014年出生的非畸形活产单胎儿。利用国家登记信息,本研究随访了1 212 201例3~15岁儿童,关注其ADHD的诊断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通过校正危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比较不同情况下ADHD的发病率。同时,本研究在751 464例儿童中进行了同胞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 665例ADHD患儿。与足月儿(≥37周)相比,胎龄越小,ADHD发病率越高:胎龄32~36周、28~31周和22~27周的调整HR(95% CI)分别为1.18(1.11,1.25)、1.61(1.37,1.89)和2.79(2.23,3.49)。自然早产和疾病导致的早产均与ADHD相关。SGA患儿的ADHD发病率为对照组的1.62倍(1.49,1.77)。子痫前期与ADHD相关,而胎盘早剥与其无关。同胞对照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早产不能完全解释SGA或子痫前期与ADHD的相关性。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和子痫前期与ADHD的发生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注意缺陷为主型、冲动-多动为主型及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根据DSM-V标准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冲动-多动为主型及混合型,分别为21例、21例、22例。三型患儿均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进行单药口服治疗,持续使用6周。观察比较三型患儿SNAP-IV父母评定量表评分、Conners父母症状评价量表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冲动-多动为主型患儿SNAP-IV评分差值高于注意缺陷为主型及混合型患儿(P<0.05)。冲动-多动为主型患儿Conners评分差值高于注意缺陷为主型及混合型患儿(P<0.05)。冲动-多动型有效率高于注意缺陷为主型及混合型(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混合型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头晕、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单药口服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具有显著疗效,但不同亚型疗效有一定差异,其中冲动-多动型疗效更佳,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推荐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力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力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AR患儿较正常儿童有更高的ADHD相关症状评分;ADHD儿童出现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风险明显增加。目前已明确AR与ADHD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患病率逐年增加、具有遗传倾向、受环境因素和神经心理因素影响、相似的临床表现。但二者之间互为因果还是共病,尚无定论。该文将从AR与ADHD在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相似性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1 月到 2018 年 12 月来我院就诊的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共 74 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速释哌甲酯片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观察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与速释哌甲酯片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给药 2 周、 6 个月后的临床有效率分别达到了 97.30% 、 94.5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注意力、多动指数、对立违抗评分及 SNAP-IV 均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间对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盐酸哌甲酯控释剂在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方面有较为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多动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应激致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样行为及其机制。方法对不同孕期ICR孕鼠施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随机选择其子代小鼠并观察各组(CG:对照组;SG1:孕8~14 d CUMS;SG2:孕15 d~分娩CUMS)在旷场实验中的行为及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代谢酶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SG1组、SG2组和CG组三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速度、周围区速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5.01,8.05,7.15;均P<0.05)。SG1组和SG2组小鼠活动的总路程明显长于CG组[(5 221.07±469. 95)mm,(4 825.63±545.49) mm,(3 781.17±1 111.34)mm;均P<0.05];SG1组和SG2组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比CG组短[(5.95±3.32)s,(8.59±3.42)s,(11.10±3.61)s;均P<0.05];SG1组和SG2组小鼠的中央区活动速度比CG组快[(30.93±5.79)mm/s,(32.48±9.06)mm/s,(20.57±5.07)mm/s;均P<0.05];SG1组小鼠周围区活动速度比CG组快[(16.91±1.64)mm/s,(12.42±3.77)mm/s;P<0.05]。ELISA结果显示,CG组、SG1组和SG2组三组小鼠的血浆GABA、GAD65、GAD67和DA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2,6.42,11.04,7.26;均P<0.05)。SG1组和SG2组小鼠血浆GABA浓度低于CG组[(3.70±0.80)μmol/L,(4.40±0.80)μmol/L,(6.06±1.01)μmol/L;均P<0.05];SG1组小鼠的血浆GAD65浓度[(5.36±0.75)μg/L,(6.99±1.01)μg/L,P<0.05]和GAD67浓度[(10.52±1.09)μg/L,(9.84±1.35)μg/L,(12.83±1.67) μg/L,均P<0.05]低于CG组。SG1组小鼠血浆DA浓度[(82.81±8.59)ng/L]高于CG组[(69.43±9.42)ng/L,P<0.05]和SG2组[(66.36±10.77) ng/L,P<0.05]。结论妊娠期应激导致子代小鼠表现出ADHD样行为,可能与影响了血浆GABA代谢和DA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