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ICU 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运用成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医治的 60 例 ICU 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 60 例病人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均匀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30 例病人。对照组病人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血气指标水平和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病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ICU 重症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优于有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病人痊愈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机治疗;辅助通气; ICU 重症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筛选出本院的10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患,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病患都是52例,护理组A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B给予细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B的pH值、PaO2、SaO2都比护理组A高,且PaCO2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88.5%,护理组B是98.1%,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满意,有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682,P<0.05);在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及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HR、RR、动脉血液PaO2、SpO2、PaCO2、pH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0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治疗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重症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进行氧疗和药物治疗,辅助通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哮喘控制率;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辅助通气组患者重症哮喘控制率高于常规组,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后辅助通气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重症哮喘治疗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无创辅助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多巴胺与硝普钠治疗,其中治疗组确诊后立即给予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比并评价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例患有RDS的极低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H组(n=44)采用HHHFNC方式治疗,N组(n=45)采用NCPAP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与转归情况。结果H组的腹胀率、开奶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7d内重新插管率均要优于N组(P<0.05);H组的鼻部损伤率、气漏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5),但两组患儿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在耐受性、相关损伤发生率方面要优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患儿建议优先采用HHHFNC方式进行治疗。
简介:介绍了BiPAP无创呼吸机的作用机理,其辅助通气的优点和几种工作模式;详细阐述了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呼吸机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药品和器械的准备;治疗期间的体位护理,鼻面罩护理,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的选择和调节,氧气及氧流量的调节,上机时注意事项,通气期间的监测和观察,营养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治疗后呼吸肌锻炼及仪器消毒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治疗哮喘急性重症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哮喘急性重症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采用氯胺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PaCO2、PaO2以及体内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无效死亡2例,乙组无死亡患者。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PaCO2、PaO2变化(p<0.05),而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氯胺酮联合NPPV治疗哮喘急性危重发作,能够缓解和减低患者于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拮抗反应,提高急性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应用于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验组实施C-OIT,对照组采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均为每4 小时一次,比较两组患儿口腔感染发生率、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实验组患儿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距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IT对预防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有一定辅助作用,并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应用于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验组实施C-OIT,对照组采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均为每4 小时一次,比较两组患儿口腔感染发生率、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实验组患儿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距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IT对预防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有一定辅助作用,并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研究共筛选了5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2023年1月-12月间由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接受治疗,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进行治疗。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明确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小时和12小时,观察组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的应用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气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辅助通气中经皮氧分压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脉血气分析及TcPO2监测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操作者、工作流程及检测手段等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调整检测手段,采用规范的护理流程及操作。统计学处理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操作者、工作流程及检测手段等因素对TcPO2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影响。通过调整检测手段及采用规范的护理流程,TcPO2的测定结果显著改善,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更为一致,减少了血气分析的频率及新生儿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