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助力贫困地区减贫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以广西的4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为研究区,选取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为节点,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模型评价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14—2016年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时间差异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增长;空间尺度上,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和空间不平衡性,桂中贫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桂东南、桂西北贫困区高;(2)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LISA图中,EI值高-高型分布于桂西北贫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桂西贫困区。
简介:上海作为一个拥有1300万常住人口和近400万外来人口的特大型城市,随着中心城区功能不断聚集、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可利用的地面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必然。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列为了重大课题。但是,较之于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建设有其特殊性,众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基础、地下管线,加之上海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度复杂性。为避免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脱节,造成地下空间的浪费,需要在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之前,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为掌握上海城市地质自然条件和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现状,合理规划、有效控制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步骤和开发内容创造基础性条件。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面对更为极端、更为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挑战而城市防灾空间系统响应不足的局面,向更具前瞻性的韧性适应模式转变将是重要解决途径.基于此,顺应治理现代化带来的"自我修复—主动适应—创新迭代"新契机,针对当前城市防灾空间规划偏重于以工程学思维为主的被动防御,以及缺乏对自身长期结构适应性、抗逆韧性考虑的现实境况,探究风险治理与防灾空间的耦合机理及抽象"图式".从"时间动态—空间交互"视角出发,探明防灾空间韧性提升的关键干预"靶点",将包容性、冗余性、灵活性、学习性等全周期韧性适应特征融入到防灾空间网络布局,将多尺度空间嵌套的风险分散和稀释思路融入到防灾空间搭建的全层级,构建具有风险适应与自组织发展的城市防灾空间系统韧性框架,为多层级防灾空间系统之间的耦合嵌套及落地实施提供科学支...
简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正在逐步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个环节,借助网络分析方法,采用SCI论文、PCT专利以及全球代表性科技创新企业布局数据,模拟全球创新网络并解析全球城市在三个创新环节中的网络联系特征.研究发现全球创新以北美、欧洲、东亚三个区域为引领,各环节的优势区域存在差异.科学创新网络呈现"扁平型"的结构特征,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区域城市均发挥重要作用;技术创新网络呈现"集聚型"的结构特征,以东亚城市为核心;产业创新网络呈现"放射型"的结构特征,旧金山在网络中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