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写入《宪法》,但近年来,在多元化文化冲击下,在校大学生普遍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层次有限,即使在正常大学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后,仍容易在“去马”“非马”“贬马”等思潮影响下,去支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指导思想多元论”等错误思想。因此,就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补课和“补钙”。面对动摇党本国本的挑战,有必要进行理性的回应。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人才保卫战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构建的立国基础。谁能拥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拥有明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注重学思结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归属,解构主义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理念支撑。
简介: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走什么道路这一近现代中国的时代中心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为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加强对中国道路的哲学反思和哲学引领,由《哲学研究》杂志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缉部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高端学术论坛于2018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举办。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维度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细化的内在要求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简介: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华民族即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新征程离不开新理论指导,完成新使命更需要新思想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科学指导和战略引领作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简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提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亟需回答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在新时代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依据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正确认识、科学理解上述基本问题,有利于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更高境界、更强本领、更优作风、更好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