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区域,11个少数民族的构成使得对护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数字化及信息共享时代,又增加了医疗人员与少数民族沟通的工具。本文以广西军队医院服务少数民族的实例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在对少数民族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障碍及成功经验,以期为其它区域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借鉴。

  • 标签: 广西 少数民族 军队医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柳州地区妇女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及宫颈病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44例存在宫颈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C2-HPV-DNA检测,并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44例患者中,HPV阳性616例,HPV阴性1628例。其中,21~25与46~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26.58%。结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HC2-HPV-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宫颈病变 HPV感染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日益严重,形势严峻。广西于1989年发现了第一例外籍艾滋病感染者,1996年发现首例广西籍艾滋病感染者。随后,艾滋病在广西迅速蔓延。目前,广西艾滋病疫情流行态势进入了广泛流行期,性传播已经成为广西的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性的好奇心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使中职学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对广西某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特点调研,并对广西中职卫生学校现有艾滋病预防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中职 卫生学校 学生特点 艾滋病 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初诊时眼部病变的损害情况,及治疗一年后眼部病变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其眼部病变的主要因素,为防治AIDS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400眼)初次确诊AIDS患者进行一年定期眼部追踪检查,并对发生眼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索AIDS患者不同时期的眼部情况,期望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及其引起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AIDS初诊患者中,有96例发现眼部病变,总发病率48%。初次检查眼部病变96例中,诉视力改变者41例。眼部病变主要有眼底微血管改变48例,占眼部病变的50%,其表现为视网膜棉绒斑或小片状出血斑;眼部感染35例,占眼部病变36.45%,其表现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1例,葡萄膜炎10例,角膜基质炎4例;神经性眼部病变8例,占眼部病变8.33%,其表现为视神经萎缩3例,视盘乳头炎5例;眼部肿块1例占眼部病变1.04%,表现为眼部球结膜恢黑色肿块;其它4例,占眼部病变4.16%,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4例。眼部病变在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71.43%,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28.44%。经一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及眼科对症治疗后,眼部的并发症4.5%。结论AIDS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48%,主要病变多在视网膜,尤其是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较高71.43%,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已发生病变,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一年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4.5%,因此,对AIDS初诊患者常规眼部筛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眼部并发症,提高AIDS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鸣壮族地区人群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筛查,了解壮族地区HBsAg阳性比率,将HBsAg阳性人群列为肝癌高发人群,进一步检出肝癌患者进行早诊早治。方法筛查出不少于1000名肝癌高发人群,每年随防不少于1000例次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腹部脏器彩色B超检查,并对发现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初筛人数为26141人,HBsAg阳性例数为2225人,阳性率为8.51%(2225/26141)。(2)HBsAg阳性人群中初筛和随访检出肝癌45例,早期为24人,晚期为21人,早诊率分别为53.3%(24/45)。另检出漏诊肝癌3例。(3)高发人群和一般人群组肝癌发病率分别为2157.30/10万(48/2225)和40.87/10万,前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后者。高发人群组早期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一般人群组中肝癌患者。结论在壮族地区人群开展HBsAg阳性筛查,筛选出肝癌高发人群进行AFP检测和腹部脏器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肝癌患者,提高近期生存率。

  • 标签: 肝癌 筛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超 早诊早治
  • 简介:摘要本实践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课题的一部分。在经历了一年的壮族八段锦的学习后,笔者同项目组成员前往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进行为期7天约14小时的宣传推广和实地教学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1)学习壮族八段锦的以社区退休老人为主;(2)社区应引入专业人士,适时纠正动作调节呼吸;(3)壮族八段锦在社区可借助一些大众媒介来宣传推广。

  • 标签: 百色 壮族八段锦 宣传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钦北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掌握分析本辖区食品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1年-2012年在钦北辖区内10大类186件食品,对9种目标致病菌和一种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186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19株。其中阪崎肠杆菌5株,蜡样芽胞杆菌检出5株,副溶血弧菌3株,单增李斯特菌2株,创伤弧菌1株,沙门氏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结论钦北区居民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督管理部门应提供有效的监管措施,避免食源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武宣县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疫情及其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1998~2012年50岁及以上所有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2004年出现首例50岁及以上病例,截止2012年共报告133例,占总病例数的36.74%;2004年开始,病例数及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为59.28%;病人平均年龄(63.35±9.42)岁,最大94岁;男性占74.44%;职业以农民、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较高;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1.59%;所有病例均为异性性传播感染,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为主,占87.22%;55.64%的病例在报告时的疾病状态为AIDS病人。结论艾滋病对该县50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日益严重,急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艾滋病对农村老年人群的危害。

  • 标签: HIV/AIDS 老年人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暗娼性病(STI)、艾滋病(HlV)感染状况以及高危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宾阳县城区娱乐场所812名暗娼,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从业基本情况以及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采血做Hl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采宫颈拭子进行淋球菌以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总正确回答率为82.54%(5361/812×8),最小年龄为16.5岁,年龄小于或等于20岁的占17.33%,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占7.12%。第1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年龄小于或等于20岁占34.11%(277/812)。性伴侣数平均每天2.5个,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73.03%(593/812);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有客人和/或本人不愿用者占34.85%(283/812)。HlV抗体阳性率0.86%(7/812),梅毒抗体EusA阳性率10.47%(85/812),梅毒抗体TRusT阳性率4.80%(39/812),衣原体阳性率21.80%(177/812),淋球菌阳性率7.76%(63/812)。56.71%的人(461)选择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27.33%的人(222)自行购买药物治疗,17.65%的人(143)到私人诊所就诊。结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暗娼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娱乐场所 暗娼 艾滋病 性病 安全套 高危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种种植巴西人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溶剂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国产巴西人参的有效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对国产巴西人参提取后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广西引种种植巴西人参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筋骨草甾酮C(2),D-山梨醇(3)。结论从广西引种种植的巴西人参提取分离出的化学成分与文献报道的原产地巴西人参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 标签: 巴西人参 提取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依托广西卫生厅自筹资金科研项目及武鸣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医适宜乡村技术(壮医药物竹筒拔罐、药液湿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在广泛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调查了解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基层壮医适宜乡村技术开展情况,初步评价推广效果,探讨进一步推广基层壮医适宜乡村技术的方法、临床思路。方法采用乡镇卫生院、卫生所医生(使用者)与患者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壮医适宜技术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项技术具有易操作、疗效好、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结论该项壮医适宜乡村技术值得今后在县、乡镇、农村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广西崇左市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和高发家系标本数据库。方法依照患者自愿原则,在广西崇左市肝癌高发现场对肝癌高发年龄段常住居民进行防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HBsAg,ALT,AFP等生化指标检测,乙肝病毒阳性的对象列为肝癌高危人群队列,选取肝癌高发家系并匹配相应对照家系,所有资料按要求进行质控,并录入数据库。结果共收集了16000多人次的血清、血浆和有核细胞及其基础资料,并将最终生化检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录入专用数据库进行保存和管理,标本也进行科学合理保存。结论建立广西崇左市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和高发家系标本数据库,为未来区域性高发肿瘤的相关研究提供样本资源和参考作用;通过肝癌高危人群列队的建立,为未来肝癌病因研究提供一定的样本支持;通过这次对建立数据库的初步成功摸索,累计样本和资料的科学有效管理经验,为未来建立更加完善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依据与参考。

  • 标签: 肝癌高危人群 队列建立 高发家系 标本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理性黄疸患儿尤其G-6-PD缺陷症患儿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一个产科病区2016.3、6、9、12月的足月儿病历。分为1组G-6-PD筛查阳性的生理性黄疸患儿,2组G-6-PD筛查阴性组的生理性黄疸患儿,3组所有黄疸新生儿,4组未发生黄疸的新生儿。结果组间比较显示,1组与2组之间服药后光疗结局及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组与4组在腹泻、呕吐、臀红的发生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1)。结论本研究不能证实该中成药口服制剂可诱发G-6-PD缺陷症患儿溶血发生,但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G-6-PD缺乏症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西全州县199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由基层专业人员采用个案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全州县199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全州县199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484例,报告发病率为0.19%;发病病例男性多于女性(P<0.05);1999年至2012年期间,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2001年、2009年和2011年;在年龄分布上,病例集中分布在0~10岁的人群;全年发病高峰为4、5、6月份;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全州镇、龙水镇、才湾镇和石塘镇;在校中小学生为发病高危人群。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麻腮、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对易感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掌握和分析浦北县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浦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4种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进行了专项监测。方法按照当地居民的主要购买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进行抽样,2011至2012年全县共采集14种食品共158份样品,利用国标方法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011至2012年全县158份样品的合格率为82.91%,且2012年食品合格率要低于2011年。另外,馒头的合格率最低,为20%,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元素铝。结论通过我们两年的抽样监测发现,总体而言浦北县的食品安全现状一般,依然存在比如油条、馒、蔬菜不合格等问题,卫生监管和市场监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食品化学性污染物进行整治。

  • 标签: 食品安全 化学污染物 监测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BCL11A基因rs46713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胎儿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选取10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患者的红细胞HbF含量,提取患者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含rs4671393位点的BCL11A基因片段,PCR-RFLP多态性检测并统计基因型频率,分析其位点与正常对照者分布频率的差异,及其多态性与HbF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重型β地贫患者rs4671393突变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bF有相关关系。结论在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有差异,且与HbF有相关关系。

  • 标签: 重型&beta 地中海贫血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胎儿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