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1例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病人服伊贝沙坦(75—15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1例患者血压由(164.7±12.4)/(101.5±8.7)mmHg降为(131.4±11.2)/(85.6±7.4)mmHg,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37.0±23.0)g.m^-2降至(115.0±41.0)g.m^-2,P<0.01。结论伊贝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左心室重量亦有逆转作用。
简介: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是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病人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随着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罹患猝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机率增加6~10倍[1,2].因此,治疗心肌肥厚已成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策略.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注意逆转LVH,超声心动图诊断LVH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3].本文就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LVH逆转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38例病人(男25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5.4)岁,平均病程(14.5±5.0)年.经专科门诊或住院确诊为Ⅰ、Ⅱ期高血压病的病人[坐位DBP12.7~15.3kPa(95~115mmHg),SBP≥21.3kPa(160mmHg)]除外其他心脏疾患,且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以下1项以上指标者:(1)室间隔(IVS)≥12mm;(2)左室后壁(LVPW)≥12mm;(3)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30g/m2.
简介: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均P<0.01),以缬沙坦(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与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均P<0.01),以缬沙坦(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TD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缬沙坦(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苯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缬沙坦(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1mg·kg^-1)强。
简介: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血脂水平、血压、心率变异性及心室结构均明显改善(P<0.05),且除收缩压和舒张压外,观察组其余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00%比8.0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其机制与调节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心肌细胞肥大水平和抑制心肌纤维化等有关。
简介:摘要:多药耐药直接导致了乳腺癌化学治疗的失败, β-elemene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肿瘤成分,可以对抗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药物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被常用于乳腺癌的化学治疗,我们选择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 (MCF-7/Adr)和乳腺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 (MCF-7/Doc),采用 MTT-cytotoxic、实时定量 PCR、 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 β-elemene对乳腺癌耐药细胞生存率及 Notch1、 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证实了中药 β-elemene可以通过影响 Notch1、 Bcl-2蛋白的表达的机制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的耐药性。
简介:目的研究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ADR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果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姜黄素2.00μmol/L~16.001μmol/L,阿霉素0.801μmol/L~6.401μmol/L同时给药对HL-60/ADR细胞可产生单纯相加至增强的协同杀伤效果,对HL-60/ADR细胞周期的影响也有协同作用,HL-60/ADR细胞内ADR积聚增加是其原因之一。序贯给药法中先给姜黄素后给阿霉素结果为协同作用,先给阿霉素后给姜黄素为拮抗作用。结论姜黄素与阿霉素同时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有效逆转多药耐药。序贯联合用药仅产生单向协同作用。
简介: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用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的逆转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BP、DBP较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MI、LVPW、LVSTD优于对照组;E/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伴左,22室肥厚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且可促进患者心电图的逆转。
简介:HIV-1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与一系列受体和协同受体结合。这些受体和协同受体都由HIV-1的包膜蛋白gp120识别,在病毒入侵过程中是重要环节之一。逆转录酶拮抗剂是最早针对抗病毒治疗的几个靶点之一,对其的改进对于寻找新型拮抗剂十分关键。许多天然植物如新疆一支蒿被报道具有抗病毒的生物活性。这些天然植物也许就是潜在的靶向针对包膜蛋白gp120上V3环或者逆转录酶的艾滋病毒抑制剂。V3环结构中的相对保守的肽段R15K可以被用来研究蛋白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毛细管亲和色谱方法研究了R15K与新疆一支蒿各种粗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了逆转录酶与新疆一支蒿各种粗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新疆一支蒿的氯仿层提取物与R15k和逆转录酶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高通量筛选天然植物中抗艾滋病毒的活性成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