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促进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内瘘穿刺失败或按压不当致血液漏于皮下、局部瘀血肿胀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24h内予冰敷以防止血肿增大,24h后,对照组使用传统湿热敷的方法处理,观察组用通络方药酒外敷于穿刺血管穿刺点周围局部,避开穿刺点,辅以神灯照射。两组均每天2次,每次30min,连续5d。[结果]观察组在血管弹性、硬结发生、皮下血肿消散时间、透析血流量及疼痛程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方药酒外敷配合神灯照射有利于内瘘血管穿刺后修复,缩短皮下瘀血消散时间,避免硬结形成,保证血流量,减轻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动静脉内痿血管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采用动静脉内痿接受了维持性血液性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所以就是扣眼穿刺组和区域穿刺的患者各20例。经过10个月的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重复循环值、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和血栓等形成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穿刺组重复循环值、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扣眼穿刺组的这几类病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结论扣眼穿刺法动静脉内痿并发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临床实践时可优先考虑扣眼穿刺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区域穿刺,实验组实施绳梯式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穿刺疼痛发生率、穿刺渗血发生率以及皮下血肿发生率、血管瘤、血栓和内瘘闭塞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穿刺疼痛发生率、穿刺渗血发生率以及皮下血肿发生率、血管瘤、血栓和内瘘闭塞总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绳梯式穿刺可减轻穿刺疼痛和渗血,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湿热敷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血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8例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水胶体敷料贴敷。比较两组血肿消退时间、血流量、疼痛程度、血管硬化程度、瘀斑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硬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联合50%硫酸镁湿热敷能够明显缩短患者血肿时间,增加动静脉的血流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及血管硬化程度,并促进患者瘀斑的消退,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析内瘘穿刺成功率与疼痛均受穿刺角度的影响。方法对我们医院2013年到2018年共计收治的104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其后随机将其全部划分为人数均为52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中。其中给予研究组大角度的30-45穿刺+全面化护理,对比组患者常规化的15-30穿刺+常规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成功穿刺率为98.08%、发生血肿率为0.00%的状况都好过对比组成功穿刺率为84.62%、发生血肿率为9.62%的状况,都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总而言之,大角度的内瘘穿刺进针在内瘘成功穿刺率的提升、患者疼痛度降低、发生血肿率降低等方面的效果极其显著,值得大范围应用于临床当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内瘘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我肾内科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160例,常规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内瘘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内瘘阻塞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患者内瘘阻塞发生率为41.9%,两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阻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发展。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观察组采取扣眼穿刺法,疗程为1年,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情况经观察可知,观察组中1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6.25%;1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25%;2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2.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中3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18.75%;4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25.00%;3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8.7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57)。结论扣眼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首选扣眼穿刺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消毒待干后穿刺动静脉内瘘降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160例动静脉内瘘需要穿刺的患者,分为80例研究组和80例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皮肤消毒待干后穿刺动静脉内瘘,对照组在消毒后立即穿刺动静脉内瘘。对比两组穿刺后皮肤红、肿、热、痛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穿刺后2月内动静脉内瘘的感染率。结果消毒液待干后进行穿刺的研究组没有一例发现红、肿、热、痛等现象,而对照组则发现有1例患者穿刺皮肤周围有发红的现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穿刺后2月内动静脉内瘘的感染率,研究组为0%,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液未干燥时,对动静脉进行穿刺能使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消毒液或细菌会随着穿刺针进入血管内,同时,消毒剂对微生物作用时间也不够,因此引起感染,所以消毒皮肤待干后穿刺动静脉内瘘,能使其降低感染率,从而能更好的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