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100例输血前患者血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HIV(艾滋病病毒)、梅毒抗体检验结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9月本院100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检测其血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结果:血HBsAg阳性19例、抗HCV阳性2例、抗HIV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5例,共占比27.00%(27/100),其中女性低于男性(p60岁的梅毒抗体阳性者最多。消化科占比40.74%(11/27)、普外科占比25.93%(7/27)、肿瘤科占比18.52%(5/27)。结论:临床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之前加强传染病检测,能够有效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的60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这些病人均确诊为新冠肺炎且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内我院收治的60例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进行血清检测,观察两组病人血液中IgM和IgG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IgM抗体进行独立检测后其灵敏度高于70%;符合临床标准,其特异度为98.33%;IgG抗体进行独立检测后其灵敏度高于80%,符合临床标准,特异度为100.00%。使用两种抗体进行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90%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结论:由此可见,通过血清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新冠病毒感染人员的排除率。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与40例无输血史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入组观察组,后者入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对比统计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与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配型血小板24小时CCI值更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次输血可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概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为血小板输注提供有效参考,借助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实施血小板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多次输血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患者诊断中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价值分析。方法:于我院不同ALDS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0例,统计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回顾性对比各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PBC患者检出AMA-M2阳性26例(86.67%),SP100阳性6例(20.00%),gp210阳性7例(23.33%),均高于其他患者。AIH患者检出SLA阳性3例(10.00%),LKM-1阳性5例(16.67%),LC-1阳性3例(10.00%),均高于其他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PSC患者各抗体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有PBC的患者检出AMA-M2、SP100、gp210阳性率更高,AIH患者检出SLA、LKM-1、LC-1阳性率更高,应用自身抗体检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帮助临床辨别疾病类型。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溶血标本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IV抗体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87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抽取3--4毫升血液标本,以人工溶血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三组,一组为110mmol/L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同一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化学发光值以及吸光度A值进行检验,并进行对比。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游离血红蛋白浓度RLU值对比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验溶血标本时极易受到标本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而化学发光免疫吸附法受溶血标本影响较小,在HIV抗体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较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机理研究、性能表征、成分检测等研究领域。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研究者们在使用FTIR技术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简单介绍了FTIR技术的原理,重点总结了近年来FTIR技术在各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建立数学模型以及标准化是除提升仪器自身精度外,提高FTIR测量准确度的发展趋势,这为FTIR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剖析体检仪在机动车驾驶员体检中结果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1532名驾驶员体检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766人。对照组驾驶员采用传统人工体检,实验组驾驶员使用体检仪进行自助体检。对比两组复审中视力和辨色力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驾驶员体检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驾驶员满意度为99.48%,对照组驾驶员满意度为91.51%,P<0.05。其次将两组视力首检与复检对比。对照组首次体检视力和辨色力不合格率为1.25%,复检视力和辨色力不合格率为0.97%,男女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首次体检视力和辨色力不合格率为1.82%,复检视力和辨色力不合格率为1.82%,男女不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法驾照持有者中有一定比例的视力不合格者,其中一部分是视力发生改变;另一部分是采用非正常手段获得体检合格证。体检仪严把体检质量关,杜绝视力和辨色力不合格驾驶员上路,从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中心实施品质管理制度对提升体检服务水平的作用和影响,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的60名护理工作人员,对所有护理工作人员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针对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法,针对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采用品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针对两组护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后的体检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的体检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现有的体检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采用品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体检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构建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机构发展具有更好的影响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供肾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移植科18例供者年龄超过70岁的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根据单侧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低于40 ml/(min·1.73 m2)分为低供肾GFR组(8例)和正常供肾GFR组(10例),分别对两组血肌酐和移植肾存活率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术后并发症等随访结果。结果18例供、受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二次手术;受者术后未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围手术期出现急性排斥反应1例(5.6%),术后第3天平均血肌酐(155.7±63.5)μmol/L,出院时血肌酐(97.6±28.7)μmol/L;随访时间37.5个月(27~48个月),18例供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期间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生蛋白尿、供肾手术相关住院或死亡,出院血肌酐(86.8±18.3)μmol/L,末次随访血肌酐(84.4±15.0)μ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18例受者随访期间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随访第12个月、第24个月和末次随访血肌酐分别为(92.1±18.3)μmol/L、(95.5±21.9)μmol/L和(100.1±21.2)μmol/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18例受者发生蛋白尿3例(16.7%),移植肾功能均稳定;18例供肾中有8例(44.4%)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0 ml/(min·1.73m2),该8例供肾的移植受者术后第3天、出院时以及各随访点血肌酐水平与其他10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供肾活体肾移植短、中期疗效良好,供、受者经严格评估后可以手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对于幼儿园来说,一定要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幼儿能够在劳动之中得到启蒙,去感受劳动带给自己的欢乐。作为幼儿老师能够用劳动来启蒙幼儿的思想,用实际的劳动实践来锻炼幼儿的劳动品质,让幼儿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最终帮助幼儿在实际劳动获得更多的感悟。本文基于生活体验式的方式来让幼儿获得劳动上的启蒙,让幼儿在实际的生活之中体验劳动,真正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真正让幼儿有所成长,有所顿悟。基于生活体验式的幼儿园劳动启蒙策略一定会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苦中作乐,也会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放大,改变幼儿的劳动观念,让幼儿积极对待劳动,真正在劳动中感知诸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