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DSP30)在伴有骨髓浸润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NHL)常规染色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16例初诊时伴有骨髓浸润的B-NHL标本,设实验组应用DSP30联合IL-2刺激细胞增殖并培养72 h后进行染色体制备;对照组常规24 h培养处理并制备染色体,运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16例B-NHL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4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9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6例,滤泡细胞淋巴瘤(FL)13例,边缘区淋巴瘤(MZL)8例,伯基特淋巴瘤(BL)7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富于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1例;对照组116例行常规染色体检测,18例无分裂相,染色体成功分析中异常检出率为22.45%(22/98),而经实验组(DSP30+IL-2)刺激的同期患者,无分裂相者减少至10例,异常检出率为59.43%(63/106);在惰性淋巴瘤中,对照组检出率为16.21%(12/74),实验组检出率为55.00%(44/80),在非CLL/SLL的惰性淋巴瘤中,对照组检出率为17.95%(7/39),实验组为52.50%(21/40);无论骨髓侵犯比例多少,DSP30+IL-2都能够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实验组染色体异常累及数前5的依次为14、13、11、8和18号染色体,对照组依次为14、13、8、9和1号染色体;实验组检出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异常高于对照组。结论DSP30+IL-2作为刺激剂应用于伴有骨髓浸润的B细胞淋巴瘤,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特别在低比例肿瘤细胞浸润时,能有效减少异常染色体的漏诊率;DSP30+IL-2应用可检出更多不同种类的特异性遗传学改变,可以对淋巴瘤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分型,并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预后分层信息,也为少见的B-NHL特异性异常的研究提供遗传学证据。

  • 标签: 淋巴瘤 DSP30 IL-2 染色体畸变 细胞遗传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手术中以氟比洛芬酯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实施无痛人流的孕妇100例,将其资料以红篮球方式分组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计50例,参照组选择生理盐水+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选择氟比洛芬酯+丙泊酚麻醉,检测不同时点血清指标开展分析。结果 术前TNF‐α、IL‐6、IL‐10等学血清指标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且以观察组均偏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无痛人流手术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列腺癌诊断中采用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6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以细胞创次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前列腺癌有34例(前列腺癌组)、良性前列腺癌病变有3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组),选取本院33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miR-141-3p、IL-35、IL-10定量联合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病变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组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前列腺癌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单个检测的诊断效率,三者联合检测显著更优,三者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良性列腺病变。结论 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效率,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miR-141-3p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0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GF-β1.IL-10.IC-18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於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TGF-β1水平与IL-10.IL-18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6133,0.5982.0.4984.P<0.01)。结论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10.IC-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M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MS患者,单纯高血压(HT)患者56例和正常健康人群(NS)5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和IL-10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MS组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均高于NS组和HT组(P<0.05或P<0.01);(2)HT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NS组(P<0.01),MS组比HT组更进一步升高(P<0.01);(3)MS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HT组和NS组(P<0.01),而HT组和NS组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IL-18和IL-10水平与HOMA-IR相关。结论血清IL-18和IL-10可能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 标签: 代谢综合征X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检测的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溃疡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β-防御素-3水平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β-防御素-3水平与IL-6、IL-17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82、-0.5014、P<0.01)。结论检测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的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白细胞介素- 6 白细胞介素-17 &beta -防御素-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IL-8、IL-18、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204、0.6134、0.5906,P<0.01)。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2例(急性AA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慢性AA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人员6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差异。结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血清IL-17、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AA组与慢性AA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内IL-17、IL-6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进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IL-17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8、CT和E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血清IL-8、CT和E2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女性老年骨折疏松症患者血清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CT、E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IL-8水平与CT、E2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4925.-0.5134.p<0.01)。结论检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8、CT和E2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数据。

  • 标签: 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 白细胞介素-8 降钙素 雌二醇
  • 简介: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组(22例)、治疗1个月组(18例)、治疗6个月组(16例)的IL-17、IFN-y和IL-4水平。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及相互相关性。结果IL-17、lL-4水平,治疗前组高于治疗1个月组、治疗6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组高于治疗6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IFN-1水平与前两者恰恰相反。治疗6个月组与正常对照组三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中IL-17水平与IFN-y、IL-4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IL-17增高。经过抗结核治疗,IL-17水平逐渐降低。提示IL-17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IL-17 IFN-y IL-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L-34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某院住院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35例(代偿期24例,失代偿11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25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检测血清白介素-34(IL-3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IL-34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和健康组,分别为(23.48±1.073)pg/ml、(18.77±0.99)pg/ml、(10.61±1.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 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IL-34水平为(27.75 ±1.73)pg/ml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20.28±0.8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P<0.01)。相关性分析IL-34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2=0.1679,P<0.05),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2=0.2368,P<0.01)。结论:IL-34在肝硬化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肝炎 IL-34 ALT PL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6及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42例变应性鼻炎病例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评估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IL-6及IL-1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流涕、喷嚏、鼻痒以及鼻塞等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评分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两组症状总积分、血清IL-6与IL-12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以及IL-6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IL-1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效果满意,同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发展,提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糖皮质激素 孟鲁司特钠 白介素-6 白介素-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10水平表达情况,并分析两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敏感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2HRZE/4HR方案治疗(至少6个月),并在患者治愈后持续随访2年(至2020年5月),随访期间,患者接受痰结核分枝杆菌厚涂片、痰菌培养等检查,并记录相关结果及痰菌复发的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未复发)与预后不良组(复发)。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L-1、IL-10预测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敏感肺结核患者血清IL-1和IL-10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敏感肺结核患者,其中11例治疗失败剔除本次研究,5例失访,最终18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访2年,经评估184例敏感肺结核患者中18例治愈后复发,预后不良发生率为9.78%(18/184)。预后不良组患者WBC、CRP、TNF-α、INF-γ、IL-1、IL-1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值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敏感肺结核患者IL-1、IL-10与预后有关(OR=1.68、5.00,P值均<0.05);WBC、CRP、TNF-α、INF-γ与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无关(P值均>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IL-1、IL-10单独及联合预测敏感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88、0.93,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敏感肺结核患者血清IL-1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28,P<0.05)。结论敏感肺结核患者血清IL-1、IL-10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在于预测敏感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IL-1、IL-10水平高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

  • 标签: 结核,肺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推拿分期施用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及血清IL-4、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甄选2019年12月~2021年3月在本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60例,依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0例。实验组采用针灸推拿分期治疗,常规组采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清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在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实验组炎症因子数值小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分期的治疗方法,血清数值降低,提升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颈椎病患者 颈椎曲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难治性宫颈炎患者IL-6、IL-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宫颈炎患者取样73例,随机分组,于2019年01月至2021年08月在我院接受宫颈 LEEP 治疗(35例,对照组)和综合治疗(38例,综合组),比较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综合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IL-8(0.43±0.15)mg/L,IL-6(0.15±0.04)mg/L,TNF-α(0.52±0.17)μg/L,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94.74%(36/38),比对照组74.29%(26/35)高,P<0.05。结论:难治性宫颈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和宫颈 LEEP治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严重反应,能够取得更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效果 难治性宫颈炎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6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对比胰岛素抵抗组(TIR组)、无胰岛素抵抗组(UIR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血清脂联素、IL-6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分析脂联素和IL-6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TIR组、UIR组和CON组三组研究对象间脂联素、IL-6和HbA1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R组研究对象脂联素显著低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IL-6和HbA1c显著高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和HbA1c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与IL-6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IL-6显著升高,可反应既往血糖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IL-10表达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T2DM患者,IMT正常组、增厚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组例数分别为55例、68例及47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7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颈动脉IMT、IL-10、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IL-10与颈动脉IMT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组IMT、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2)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组空腹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经相关性分析,血清IL-10与颈动脉IMT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r=-0.622,P<0.05),但是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8、-0.32,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IL-10与颈动脉IMT呈现负相关性,能够有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以保护。

  • 标签: 2型糖尿病 白介素-10 颈动脉粥样硬化 关系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91例无任何并发症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同时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结果(1)T2DM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s-CRP、TNF-α、IL-6及FPG、2hP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2DM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426、P〈0.05,r=0.391、P〈0.05);TNF-α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42、P〈0.05,r=0.361、P〈0.05);IL-6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7、P〈0.05,r=0.405、P〈0.05)。外周血hs-CRP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94、P〈0.05,r=0.703、P〈0.05);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8,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CRP、TNF-α及IL-6的异常表达,且具有显著相关性。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具有抗炎症、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功能。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可作为T2DM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吡格列酮
  • 简介:目的研究蜂毒素与基因变构IL-2(melittin-^88ArgIL-2)嵌合蛋白,在体外对入卵巢癌细胞SKOV3的抑制作用及对NK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研究已经纯化制备的melittin-^88ArgIL-2嵌合蛋白,在体外对入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的作用,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melittin-^88ArgIL-2嵌合蛋白在体外能抑制入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增殖,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melittin-^88ArgIL-2嵌合蛋白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活性。为其在真核细胞系统的表达、纯化、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研究以及大规模制备的中试放大研究和临床前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蜂毒素与基因变构IL-2嵌合蛋白 入卵巢癌细胞SKOV3 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