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伟东 南国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二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近年来多指发生的类型、部位及男女比例。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治疗的拇指多指畸形(共2 463例,2 796指)的病例资料,针对患儿的性别、发生部位、家族史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男女比例为1.5∶1,左右手比约为1∶1.5,双手发生率为13.5%,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多拇畸形中有283指(占11%)特殊病例,无法按通用分型方法分型。结论本研究在多拇畸形性别比、左右手比例方面的结果与国内外报道存在较大差异,且发现男性患儿单手发病率低于女性患儿,现有Wassel分型法不够全面,需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提出翔实且实用性更强的分型。

  • 标签: 多指畸形 流行病学研究 Wassel分型
  • 简介:摘要在儿童错畸形的早期矫治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目前正畸临床的新兴热点,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精确移动牙齿,而错畸形早期矫治常涉及肌功能调整、颌骨矫形治疗、乳恒牙替换等诸多问题。因此,选择无托槽隐形技术开展早期矫治,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避免盲目应用,并且在方案设计及临床监控方面仔细斟酌,扬长避短,才能为广大儿童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

  • 标签: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正畸学,预防 正畸学,阻断 透明矫治器 早期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顶端移位术在镜影手畸形拇指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5例镜影手畸形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1岁8个月至5岁10个月。采用将桡侧外形及功能较好手指的顶端,移位至掌骨位置适中手指近端的手术方式重建拇指。术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分标准(0~15分)评价再造拇指功能,Kapandji评分(0~10分)评价拇指对掌功能,测量重建拇指的虎口外展角度、拇指长度、对捏功能。采用SPSS 19.0软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例重建拇指均存活。术后随访1.5~5.0年,平均3.3年。末次随访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术前、后患手虎口外展角度分别为44.80°±4.02°及80.60°±8.02°,拇指长度分别为(9.02 ±1.56) cm及(5.86±0.86) cm,拇指对掌Kapandji评分分别为(3.20±0.84)分及(6.6±1.14)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2指,良3指,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顶端移位术重建镜影手畸形拇指,外形及功能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部畸形 镜影手 顶端移位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26例子宫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26例患者中,子宫外形正常者, 71例,占 56.35%,呈鞍状样 12例,占 9.52%,单角合并残角子宫 5例,占 3.97%,双子宫 2例,占 1.59%。 126例患者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确诊 126例,宫腔镜诊断率为 100%,显著高于单纯行宫腔镜的 70.64%,或单纯行腹腔镜检查的 66.67%( P<0.05)。结论:对子宫畸形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腹腔镜 宫腔镜 子宫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瑰宝,代表了华夏民族之智慧和文化精神,是艺术史上的奇葩。写字有着一般学科少有的功能。在教学中如何把写字落实到位?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要在写字教学中唱好“兴趣”、“技法”、“规律”、“热情”四曲,让学生满怀信心、方向明确、持之以恒地热情地学写汉字,撑起写字教学的晴朗天空。

  • 标签: 写字教学 兴趣 技法 规律 热情
  • 简介:摘要:PLC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利用其控制单六层电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本文中,首先了解了其硬件组成,其次说明如何编写相关程序,最后根据需要设计了Wincc界面。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自觉”与“怎样培养人”多维一体化,利用“尊重·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向优、向善之心,从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高度,激发其生命潜能和能力提高,同时从学生结组为起点对“课改”实现正推动,提升学生自我能力与品质高企,实现生命价值的逐次递升。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从积极、向上、感恩、善良和健康等角度,激发师生向往美好生活的内心动力。

  • 标签: 生命自觉 “班改课改校改一体化” “校评班 班评组 组评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体分流结扎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Abernethy畸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普外科12例Abernethy畸形患儿的外科手术过程和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便血9例,血清转氨酶升高和黄疸2例,低氧血症1例。当阻断引流后门静脉压力≤26 cmH2O(1 cmH2O=0.098 kPa)时,完全结扎门体分流;当阻断引流后门静脉压力>26 cmH2O时,行门体分流部分结扎术,保持门静脉压力在26 cmH2O左右,二期手术再行完全结扎分流血管。术后随访5~70个月(平均35.2个月)。结果本组12例Abernethy畸形患儿中6例行引流一期完全结扎,5例行分期结扎,1例行部分结扎术治疗,其中3例患儿因门静脉主干发育纤细,在行结扎同时施行Rex手术。9例便血患儿的便血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例出生后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患儿术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降至正常。1例血清转氨酶升高患儿术后恢复正常,1例低氧血症患儿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结论门体分流结扎术是治疗Ⅱ型Abernethy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结扎术 门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全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病例组,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同一医院收治的非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ABO血型。统计2组患者ABO血型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总体血型分布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若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校正在4种血型间进行两两比较,同时调整检验水准α′=0.008 3。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率(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以评估不同血型患者罹患先天性小耳畸形风险。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行全部数据分析。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组共收集2 317例患者,各血型分布情况为:A型29.39%(681/2 317)、B型31.89%(739/2 317)、AB型9.75%(226/2 317)、O型28.97%(671/2 317),血型分布特征为B>A>O>AB;对照组共收集5 411例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O>B>A>AB。2组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7,P=0.039)。A型血与O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7.448,P=0.006)。O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性发病风险显著低于其他患者(OR=0.863, 95%CI: 0.776~0.960, P=0.007),而A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性发病有高于其他患者的趋势(OR=1.110, 95%CI:0.997~1.236)。结论该院所诊治人群中,ABO血型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型血为其潜在保护因素,A型血呈现先天性小耳畸形易感趋势。

  • 标签: ABO血型 先天性小耳畸形 相对危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常规 B超检查胎儿畸形的价值及检查注意事项,提升胎儿畸形出现概率,切实保护医护人员和孕妇双方的合法利益,尽可能避免出现医疗纠纷。方法:抽取我院近 1年来收治的 30例先天性胎儿畸形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30例先天胎儿畸形本院常规 B超诊断相符 23例,漏诊 7例,产前畸形诊断几率和漏诊几率分别是 76.67%、 23.33%,这些胎儿中单发畸形和复合畸形分别是 25例、 5例。结论:常规 B超可以正确检查胎儿畸形,具有便于检查以及无创无痛等特征,能够对胎儿每个结构进行实时观察,还是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主要诊断方式。并且需要不断提升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选择最适合的时机实施胎儿畸形超声检查,这样可以尽早找到胎儿畸形、减少新生儿缺陷的出现概率,而且需要积极推广宣传产科超声知识,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常规 B超检查 胎儿畸形 价值 检查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腔内治疗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8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动脉入路栓塞(A组,n=30)及经静脉联合经皮穿刺入路栓塞(VP组,n=58)分为两组。A组年龄(31.53±16.08)岁,VP组年龄(25.97±13.67)岁。A组和VP组间的年龄、栓塞手术次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A组和VP组间的Schobinger分期、Yakes分型以及疗效评估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栓塞手术(3.00±1.72)次,VP组栓塞手术(2.10±0.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2)。A组临床治愈8例,部分缓解18例,无缓解3例,恶化1例。VP组临床治愈44例,部分缓解10例,无缓解4例,恶化0例。VP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P<0.001)。A组皮肤水泡、坏死3例,肢端坏死1例;VP组皮肤水泡、坏死1例,肢端坏死1例,术中发生一过性低氧血症2例。结论在肢体AVM栓塞路径的选择上,经皮结合静脉侧入路并发症率更低,疗效优于经动脉侧。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栓塞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胎儿骨骼系统发育异常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胎儿骨骼发育畸形大体上可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骨畸形。本文将对产前超声诊断致死性胎儿骨骼发育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胎儿 超声检查 骨骼发育畸形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合并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6月 11例利用产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膈疝合并畸形的胎儿超声图像特征,并以妊娠结局以及尸检结果作为对照,评价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11例利用产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膈疝合并畸形的胎儿,与妊娠结局以及尸检结果的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达到 100.00%( 11/11)。产前超声典型表现:胸腹腔矢状和冠状切面正常膈肌弧形低回声带中断或消失。本研究中部分胎儿胸部可见胆囊影、左侧膈下未见胃泡影、心脏位于右侧胸腔、羊水过多等;部分胎儿存在肝脏结构异常、 NT 增厚以及肝脏疝入胸腔内等表现;部分胎儿还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心脏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对胎儿先天性膈疝合并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 产前超声 先天性膈疝合并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颅外动静脉畸形(AVM)作为一种罕见且高风险的脉管畸形,尽管以血管内治疗和手术为主的治疗目前已经被接受,但在疾病的诊治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作者对颅外动静脉畸形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遗传学与病理机制,手术和介入技术的总结与创新,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发与拓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另外,作者指出毛细血管畸形-AVM作为颅外AVM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遗传学和对疾病认识上仍存许多未知有待探索。针对现状,作者进一步梳理了颅外AVM领域的关键性问题与前景,以协助从事颅外AVM诊疗的同行和专家一同促进学科发展。

  • 标签: 颅外动静脉畸形 早期诊断 创新 遗传学 病理机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彩超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12月南岗区疾控中心所在辖区医院产前检查诊治疑似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孕妇 110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期分别采用普通 B超和彩色超声进行检查,以引产或分娩后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 结果 110例孕妇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85例,发生率为 77.27%。普通 B超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 75.29%,特异性为 64.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 91.76%,特异性为 92.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阳性率高于普通 B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普通 B超( 70.91% vs.58.18%, 1.82% vs.8.18%, 6.36% vs.19.09%, P<0.05)。 结论 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可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提高阳性诊断率,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关键词 ] 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彩超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评估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疑诊胎儿外耳发育畸形的15例孕妇行胎儿外耳MRI检查,孕妇年龄22.0~ 40.0 (31.3±5.2)岁,均为单胎,孕龄23~ 35 (27.5±3.5)周。以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MRI和超声诊断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MRI和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效能。结果15例胎儿MRI显示胎儿外耳30侧,无耳廓缺如者,出生后随访证实外耳畸形19侧,其中耳廓畸形19侧,外耳道闭锁15侧。MRI及超声诊断耳廓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19/19)。MRI及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14/15)、75.0%(3/4)、89.5%(17/19)和33.3%(5/15)、25.0%(1/4)、31.6%(6/19)。MRI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结论MRI对胎儿外耳发育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超声的有效补充,尤其是诊断外耳道闭锁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胎儿 耳廓 外耳道 发育畸形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