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生产的76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来看,均是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更加理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横截面肌力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女性产后给予其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尿失禁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就诊并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者选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在接受治疗同时,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理想,盆底肌力及功能改善效果确切,可降低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剖宫产组 90 例,阴道分娩组 110 例,两组产妇均行早期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 p<0.05 ),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 SUI )、盆腔器官脱垂( POP )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 );组间比较则无较大差异( p>0.05 );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Ⅱ类肌纤维功能情况比较差异均无较大差异( p>0.05 )。 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于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损伤防治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阴道分娩初产妇200例,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周复诊,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在院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居家凯格尔训练。分别于产后6月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12例。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I类与Ⅱ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交痛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发生率更少,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产后及时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236例产后盆底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79)、剖宫产组(n=36)、器械助产组(n=21),对三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三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顺产组、剖宫产组均明显低于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盆底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在提高程度方面,顺产组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具有较明显治疗效果,尤其在顺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效果更好,而对器械助产后发生盆底障碍患者,还需延长疗程加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