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着采用内科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入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两组护理8周后比较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指数、VAS差异不显著,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56.7%。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上肢功能运动情况,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体位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锻炼时间。方法所有病例均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锻练及出院电话随访,持续腹肌锻练及饮食指导,研究锻练及随访时间与年龄及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关系。结果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等级优53例,良11例,差1例。分层分析年龄大于65岁患者优25例,良28例;年龄少于65岁患者优28例,良6例。分层分析吻合口距肛缘大于4cm患者优29例,良9例;吻合口距肛缘少于4cm患者优19例,良6例。结论术后早期开始肛门锻炼、加强术后随访、个体化指导饮食、及时药物干预是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关键。一般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4个月,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与年龄无关,但吻合口距肛缘少于4cm者术后随访及肛门锻炼时间6个月以上。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肛门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部位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共计90例拟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头部组30例、手背组30例、手腕组30例。评价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背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最长。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对于较小年龄的儿童,首选留置针的部位为头皮静脉,对于年长儿,尤其是大于4岁的儿童因首选手背静脉行留置针。

  • 标签: 留置部位 儿童静脉 留置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的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内窥镜下乳头切开及胆总管-十二指肠“T”形吻合术治疗,另选择同期应用开腹手术、传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治疗的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总管狭窄程度符合情况下,应用内窥镜下乳头切开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创伤小,治疗总有效率高,是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单纯胆总管下段狭窄 胆总管-十二指肠&ldquo T&rdquo 形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选择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与椎管内麻醉组,术后麻醉清醒后对患者意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共50例患者发生谵妄,全身麻醉谵妄共30例,椎管麻醉20例。结论全身麻醉术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较容易发生谵妄,尤其是高龄患者。

  • 标签: 麻醉选择 老年髋部 术后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特殊医疗环境条件下小腿前外侧和前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于尼日尔共和国津德尔国立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胫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普通加压接骨钢板内固定,其中22例取前外侧切口,9例取前内侧切口。结果取前外侧切口的22例患者有5例切口坏死,感染,经临床换药,切口均愈合,无钢板外露。取前内侧切口的9例患者有3例切口坏死,感染,钢板外露,经临床换药,切口长期不愈,钢板长时间外露,在骨折未愈合情况下被迫取出钢板,行清创缝合后再经较长时间换药,切口2期愈合。结论在特殊医疗环境条件下,对于需行切开复位普通加压接骨钢板内固定的胫骨干骨折的患者,在满足有效固定的条件下,最好选择前外侧切口。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切口 钢板 援非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与至2015年7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病例资料,随机抽取500份病例进行研究,观察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情况。结果50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有409例,占81.8%,常见的使用药物包括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阿奇霉素、青霉素钠;408例患者单用抗生素治疗的例数为219例,占53.68%;有21例病例出现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为5.15%,不合理用药指标包括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经验用药。结论当前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运用上基本合理,但是仍有部分选药不合理现象,临床治疗医师应加强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标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并保证患者及时康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临床选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了剖宫产的手术之后再次进行妊娠应该选择的分娩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后进行再次妊娠分娩的患者,对这40例患者所选择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在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做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4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再次妊娠选择剖宫产(RCS组),有8例患者选择阴道分娩(VBAC组),并且与同期的32例首次接受剖宫产(PCS组)以及8例阴道分娩的患者(VBNC组)进行比较。结果同RCS组相比较,VBAC组在产程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接受了剖宫产的手术之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如果没有剖宫产的指征并且自身的情况满足阴道分娩的条件,那么应该选择进行阴道的试产,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分娩的结局,促进分娩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妊娠晚期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及选择自然分娩、剖宫产的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及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前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给予产妇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缓解产妇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 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雾化治疗的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衰竭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到我院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血清β-HCG并结合B超扫描诊断早期宫外孕,以选择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使用甲氨喋呤和米菲司酮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开腹手术或宫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方法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84例宫外孕患者β-HCG监测,其中手术治疗患者为43例(保守治疗不成功手术者有3例)占51.2%,保守治疗41例占48.8%。结论当发生宫外孕时,血清β-HCG的水平可以作为宫外孕治疗选择治疗方法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宫外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B超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2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Gamma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等内固定。参照Evans的分类法I型骨折61类,II型骨折48类,III型骨折44例,Ⅳ型骨折29例,Ⅴ型骨折36例。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3-36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地选择内固定具有安全、有效、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同类型 内固定的选择
  • 简介:摘要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绝大多数细菌基因及其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而此类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天然的耐药性,使其发生感染后可选择的药物有限。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舒巴坦复合制剂、多粘菌素E、碳青霉烯类作为首选,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选择做一综述。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术式治疗的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回顾我院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vans分型,并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3种方式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5例患者按Evans分类Ia型6例,Ib型7例,Ic型13例,Id型11例,Ⅱ型8例。随访时间6~33(平均20.9)个月,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法评分。评定结果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使用正确可靠、髋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者为优,本组14例(31%);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使用正确、术后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不影响正常生活者为良,共25例(56%);骨折愈合畸形,内固定使用正确但不可靠,髋关节活动受限或疼痛者为一般,本组有4例(9%)。骨折愈合畸形,内固定使用不当,髋关节活动受限或疼痛明显者为差,其占2例(4%),本组优良率为86.6%。结论骨折分型准确,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内固定物的合理使用及正规的手术操作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 标签: 股骨粗隆问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Gamma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剖宫产时间选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到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依据时机分为未临产组、临产6h内组和临产6h以上(包含6h)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项资料。结果临产6h以上(包含6h)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未临产组以及临产6h内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时机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及恰当的选择,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试产时间过长而引起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率成功率,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时机选择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对围生儿的影响,从而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选取我院2001~2005年收治臀位79例回顾性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施行剖宫产术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90例,对于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的产妇,给予阴道试产;对于符合剖宫产适应证及阴道试产失败的产妇,给予剖宫产进行分娩。结果58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38例产妇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5.5%;20例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均转行剖宫产。52例产妇行剖宫产的原因,20例为阴道试产失败,占38.5%;12例存在剖宫产指征,占23.1%;14例瘢痕厚度小于3mm,占26.9%,6例家属强烈要求,占11.5%。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剖宫产产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产妇,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和唯一指征,临床对于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的产妇,可行阴道试产,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再次伤害。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分娩时机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疗效分析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例小脑出血患者中,8例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1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27例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联合小脑血肿穿刺清除术,所有患者治疗后50例患者存活,2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6.2%。结论对于小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患者出血量、临床特点以及患者家属意愿等多项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小脑出血 治疗方案选择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