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3例脊柱手术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03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中2例为迟发感染。相比于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比较长(P<0.05);据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证实这些因素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要做好干预性治疗工作,提高手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之间的关系,将患者的心理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对比数据。结果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其他(睡眠、饮食)等评分均高于常模;SCL-90十项男女性皆有差异,其中相差最大的为强迫症状和焦虑,男性皆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性病等评分和常模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患者躯体化呈正相关的是疼痛,和患者强迫症状呈正相关的是咳嗽以及咽异物感,和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呈正相关的是恶心,和患者焦虑呈正相关的是咽痒和咽异物感,和患者其他(睡眠、饮食)呈正相关的是咳嗽和咽异物感。结论慢性咽炎患者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咳嗽、咽部异物都可能引发患者心理障碍,且男性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大于女性,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因此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关注其心理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受疾病的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致力于帮助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水平,为帮助腹膜透析患者缓解病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位腹膜透析患者,在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上给予评分标准,患者在性别、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条件等外界与自身的各项因素中,无统计学差异,对比具有可参考性。主要分析不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水平,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化指标等进行详细的对比,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券简表的形式进行收集,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结果通过调查问券的对比,可以看出患者在性别、生活环境、是否婚配、文化程度和医疗报销比例上,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性主要是根据患者是否能够独自照顾自己、尿量与残余肾、合并症指数以及血浆白蛋白的指标影响的。结论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合并症指数以及血浆白蛋白,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使患者可以在病痛中缓解压力,需要对这两项指标进行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时间节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28例重症肝病者做出医疗调研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研究患者的预后效果,检测患者检测TB、ALT、TBA等肝功能数据指标。结果5例(17.85%)、20例(71.43%)患者疗效显著、3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经过DPMAS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将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治疗期间,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2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38.3%,观察组为1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3%,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共98例需实施多导睡眠监测患者。常规组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监测成功率97.96%,监测失败率2.04%,常规组的监测成功率79.59%,失败率为20.41%,两组相比较,差距非常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住环境陌生、睡眠不足、电极脱落等会影响儿童睡眠监测效果,所以,在监测前,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重视监测过程中异常信号,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也有利于保证监测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促红素疗效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HDF(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n=32)、HDP(血液灌流)组(n=32)和HD(血液透析)组(n=32),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以及肾性贫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TH、CRP、IL-6和β2-M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HDF组和HDP组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HDP组CRP水平显著低于HDF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HD组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DF组和HDP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HDP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F组EP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HD组治疗3个月后H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P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HDF和HDP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促红素的疗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显著优于HD,能有效缓解炎症状态,且HDP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观察对象,纳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对两组对象均进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58±0.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38)mg/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体内的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100例未实施分级管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00例患者则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比较分级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分级管理之后,患者对甲级与丙级药物使用的概率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但是乙级药物使用几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通过数据发现,医院患者对抗生素使用几率不断降低。结论由于抗生素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广、消耗量相对较大,因而会有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存在,因而使用抗生素分级管理之后,能够有效改善相应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