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甄选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多元化健康宣教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记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指标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多元化健康宣教,提升护理满意度,较好控制患者血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的9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均是来自我院收治的临床病人,时间选择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为所有患者均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治疗方式,并且为其中45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应用措施,并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45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则在抗血小板治疗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其命名为对照组。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血压、血凝功能、血小板的指标变化。结果:在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好,住院时间则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血凝功能及血小板数据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后发现对比数据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得以明显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与皮质醇节律改变的关系,从神经内分泌调节角度了解其发生机制。方法纳入2012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57例单侧TLE-HS患者,根据入院1个月前是否有成簇癫痫发作的病史,将其分为伴有成簇癫痫组(即成簇癫痫组,共纳入27例)和不伴成簇癫痫组(NSC组,共纳入30例)。检测两组的患者同日不同时段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并通过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海马代谢物浓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两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醇水平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发现成簇癫痫组的3个不同时间点(8:00、16:00以及次日0:00)的皮质醇:皮质醇16[(126.22±19.98)μg/L]、皮质醇0[(51.63±21.43)μg/L]及皮质醇8-16浓度变化率(以斜率表示,为-7.78±4.54)高于NSC组[分别为(97.70±18.55)、(31.90±10.73)μg/L和-12.40±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87、4.320、4.013,均P<0.05)。成簇癫痫组的皮质醇0-8变化率(以斜率表示,17.11±6.32)低于NSC组(20.62±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5,P<0.05)。两组不同侧别的海马硬化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病侧海马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肌酸)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成簇癫痫组病灶对侧海马NAA/(胆碱+肌酸)比值(0.71±0.03)低于NSC组(0.7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9,P=0.0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质醇16(OR=1.328,95%CI 1.073~1.642,P=0.009)、皮质醇8-16(OR=3.657,95%CI 1.404~9.525,P=0.008)是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日间皮质醇节律紊乱可能是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强度运动疗法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各55例,一组设定成A组,实施一般护理模式,另一组设定成B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低强度运动疗法联合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情况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B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A组;B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的96.36%高于A组的80.0%。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时,低强度运动联合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大规模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组,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共计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管理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数据对比有统计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实验组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管理时,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及量化年轻人血压升高与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研究设计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数据来源搜索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从创建到2020年3月6日的所有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相对风险,并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同时,还计算了绝对风险差异,以及通过限制性三次样条图评估血压及不良结局的量效反应关系。研究的纳入标准所纳入的研究需报道18~45岁成年人血压升高与不良结局的关系。文章的主要终点是所有心血管事件的总和,次要终点为冠心病、卒中及全因死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项研究,总人数超过450万人。平均随访时间14.7年。与最适血压相比,血压正常的年轻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对风险1.19,95%CI 1.08~1.31;危险差0.37,95%CI (0.16~0.61)/1 000人年]。血压分层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是逐级递增的[正常高值:相对风险1.35,95%CI 1.22~1.49;危险差0.69,95%CI (0.43~0.97)/1 000人年;1级高血压:1.92,1.68~2.19;1.81,1.34~2.34;2级高血压:3.15,2.31~4.29;4.24,2.58~6.48]。在冠心病和卒中终点中同样观察到类似关系。总体来说,血压升高导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3.8% (95%CI 17.9%~28.8%)。对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的个体来说,预防1例心血管事件的每年需治数(NNT)分别为2 672例(95%CI 1 639~6 250),1 450例(1 031~2 326),552例(427~746)及236例(154~388)。结论血压升高的年轻人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能略有增加。由于降压治疗的证据有限,应谨慎建议治疗,而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