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古诗歌教学之我见

王永珍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理解;吟诵

作者简介:王永珍,任教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中学。

新课标的课程设置中,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古诗这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会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在古诗歌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确定教学目标

古诗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理解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提高欣赏能力,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积累诗句,提升涵养。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设计欣赏过程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方向,也是大语文教学区别于应试语文教学的标志之一。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在欣赏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方法是:

1.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1)了解作者,突显背景。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个体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生平遭遇,以及与诗有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作一番详细了解,从中获悉作者由此养成的独特性格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了,而且对情感的把握拿捏得更准,为更好地吟诵和理解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知道不同作家由于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导致对生活的态度不同,作品风格也会不同;另外,就是同一作家也会因人生道路的曲折变化,作品前后期风格会发生变化。我们如果了解了这些情况,读诗时与以上因素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知人论世”,那么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深挖诗歌主旨也就不是难事了。在这个步骤中,可引导学生课前自行搜集有关材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能力。

(2)理解字词,赏析诗句。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内容,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做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有碍于疏通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最后再抓住关键词细细品读,反复咀嚼,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味道,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欣赏诗歌。

(3)抓住“诗眼”和“诗题”,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诗题往往是诗的眼睛。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诗眼”就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不能字字句句统一答案,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即诗歌中的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的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去时雪满天山路”之“满”,“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对于这些字就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与音响上的音乐性,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体悟与思考。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艺术构思、表达技巧等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李白的《静夜思》中通过床、人、月这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现了一个寂静的月夜游子思归的意境。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发挥想象,品味意境

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代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比如,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喜欢拿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用梧桐写悲秋,用芭蕉写愁肠,用芳草喻离恨,以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还喜欢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地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如学习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摩一幅这首诗的画面,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又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来刻画诗人月夜无眠,在月光的清辉中低吟、徘徊,怀人思远的情景和远方的爱人揽镜自怜的相思之苦,从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

三、选择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精炼、朗朗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基本做法是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用“我就是……”来开头想象,在当时的背景下,自己就是作者,体会作者的感情来酝酿自己的感情,进入角色,进入情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名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做具体示范性指导。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就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4.在训练中,近体诗和词中的小令,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长一点的古体诗和中长调的词则可以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能背下来。

以上是关于古诗歌教学中欣赏和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还有一个具体的环节就是导入,导入不能看作一种形式,而是要看作审美的准备,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应创造一点审美的气氛,如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讲解要有用得多。我们的诗歌教学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朗诵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在各种能力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效果,既训练学生读诗、鉴赏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比如,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拨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参考文献:

[1]蒋德均.中学诗歌教学方法探微[J].教育评论,2005(1).

[2]张厚感.中学诗歌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7(7).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中学

邮政编码:725000

PersonalViewonAncientPoemsTeaching

WangYongzhen

Abstract:Ancientpoemsteachingshouldbe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poemcontentsandsentimentsandtakingrepeatingrecitationasway,meanwhile,itshouldcreateaestheticatmosphereinleading-inpartsoastomobiliz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cultivatestudents’self-learningabilityandappreciatingability.

Keywords:ancientpoems;teaching;understanding;re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