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里县第一中学834500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虽属第二语言,但学好汉语言是他们今后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基础,是接收知识信息的先决条件,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关键词:汉语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接触汉语的机会很少,口头表达时生怕说错,被嘲笑,因而不敢说,口语能力低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给学生创建愉悦的口语交际环境
1.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口头表达的机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合,也是学生用汉语交际的场所。每一节课,都要让全班大多数学生开口说话,一句也好,一段也好,与题无关也好有关也好,说错也好说对也好,只要开口就算成功。所以最好是在小组中练习,人人都有机会,而且不怕说错。
2.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敢说,不怕说错,以参予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给学生创设“敢言”“乐言”之境,指导他们渐渐地大起胆子来,让学生信任自己能学会、能学好。
3.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敢说话,敢提问,敢有不同见解,因此,汉语教师要带着常识的眼光,带着敬佩欣赏之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哪怕他们的语言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都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对学生的错误要有计划地纠正,纠正也要以鼓励为主,要等到学生说完以后再适当地选择纠错。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情趣
情趣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活学生语言情趣是又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1.课前五分钟,你说,我说,大家说,说成语,背古诗,讲趣闻,谈经历,听故事,谈感想,有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利用课外时间,有目的地组织收集资料活动,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向课外延伸,比一比,谁的内容充实,有说服力,提高学生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3.定期组织诗歌朗诵、讲故事、编故事、演讲比赛、相声小品表演、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演中学,看中学,听中学,学中提高,学中完善,不断拓展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空间。
三、进行听力训练,先听后说,以听促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言学习过程来说,听总是先于说;从语言交际来说,听的能力总要大于说的能力。汉语口语习得主要靠大量的听而实现,先听后说,有利于有计划地、全面地、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先训练听,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听力分为聆听和视听,聆听包括听老师讲课(口述)、听录音、听广播;视听包括看电影、看电视、看录像。学生聆听后,教师要让学生复述他所听内容的大意;学生视听后,要让学生讨论他所视听的内容的大意,谈认识和感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课堂并非是学生发展语言的唯一场所,社会生活环境,也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或细微的影响。语言训练仅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即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另外,组织学生广泛地交汉族朋友,加大民汉学校、学生的联欢、专题活动、体育活动等,激活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
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前进行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汉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培养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