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做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骆灿标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钱岗八一小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多种多样的转变,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觉和以前的课程比起来,数学应用题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中高年级应用题教授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感觉到表吃力主要原因是高年级小学应用题在解答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刚刚接触较难应用题的小学生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应用题;策略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应用题的教授和讲解之后,让学生全部理解是有一定困难,但是应用题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学好数学应用题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帮助学生客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用针对教学问题、适用于学生本身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解决应用题能力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逻辑思维。

1.做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好数学应用题的意义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为小学中高年级是向初中过渡的一个重要衔接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考虑到学习成绩的问题,也要更多考虑到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问题。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一方面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其实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也是培养学生耐心和专注力的一个过程,由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相对于算数等问题来说,题目较长,涉及的数字和词汇较多,这就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审题然后分析题目想要表达的含义,并且从中提取出关键词和关键点,在审题和构思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运用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因此学好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会给学生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的影响,其意义重大[1]。

2.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出现的问题

2.1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数学应用题掌握程度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有很大关系,在小学中高年级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之前学习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在对于之前学习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或者不能完全掌握情况下是很难学好数学应用题,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好,这就加大了他们在学习小学中高年级应用题的难度。这就像是在建造楼的过程中,强调要把地基打好,在后面建设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就像是地基,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就很容易影响后面的学习,给后面的学习带来问题。

2.2学生思维模式固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照搬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思维进行教学,不会用到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行教学,更不会去进行知识的拓展。但是在小学教育阶段,除了要教会学生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之外,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在思考事物的思维能力和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得到一个整体素质的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失去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2.3学生缺少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

小学的中高年级数学作为小学学习较难的一部分,多数应用题的题目较长,数字较多。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大量的做题,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使得本来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偏难的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更加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处于领导者的身份,一味向学生讲述课程中的问题,缺乏和学生的沟通,这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没有积极发言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大丧失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学很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对以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带来不好的影响。

2.4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较少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出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多数知识依靠书本进行讲解,很少把应用题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知识理论的进行讲解,讲解相对于来说比较空洞,造成学生不能形象全面的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深层的含义。

3.解决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3.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应该现讲解一下,r代表的是什么,圆的哪一部分是用r表示的,圆的面积值得是哪一个部分,如果给出的不是半径r,是直径d的话又应该怎么计算,在进行圆的面积讲解之前,教师可以粗略的将一下直径(d)和半径(r)定义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全面、具体,把学生可能不会、不懂或者会产生疑问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尽可能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基础知识的加强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更系统的接受数学应用题,不会对这个类型题产生心理畏惧的想法[2]。

3.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

受到老师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践行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这种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于课程的完成度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掌握度、理解度和应用度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球圆柱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模型,将圆柱的几个面进行拆分,拆分成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这时候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行提问,在看到圆柱被拆分之后有没有想到圆柱的面积怎样计算?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于圆柱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思维的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仅仅是对学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巨大的益处,也会给未来的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3.3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应用题本身是一个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为了增强课堂的去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游戏的环节,调动课堂的气氛,可以把教学本身的内容设置成游戏,或实行一些奖励的小机制,对于课堂中表现优秀积极地学生给予一点的奖励[3]。例如学生在学习比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进行抢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比例的化简和比例的百分比问题,在比例化简问题的回答时,可以采取两个同学为一组,共同进行回答的形式,在进行比例的百分比计算时,可以采取一个同学进行抢答的形式,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一些小奖励或者进行口头的表扬。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环境。

3.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的教授中,直观的方法是最好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方法,由于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问题的概念认识不清晰,那么直观的表达就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一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例,我们提到圆,很容易想到的是一个空洞的图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圆的形象具象化,例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太阳、吃的包子的底面、经常用的硬币还有经常坐车的车轮等等,在进行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可以拿一枚硬币进行观察,思考哪一部分属于圆的面积。将实际生活的问题应用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问题,也能够把学好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4.总结

小学的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作为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教育方法不断地进行着革新,对于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革新,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的学习问题来说,很多同学都觉得很难,有时候听的时候听的好好地,等到再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还是觉得相对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不要就题论题,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也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题的认知能力,所谓的懂,并不单单是就这道题而言的。对于教师而言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了解到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自身处于从属的位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利勇,潘金花.试论做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7):91-92.

[2]张晓霞.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小作家选刊,2017(32):102-103.

[3]吴斌.浅析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