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林则徐小学 350001
【摘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思维,课堂“智教”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依托课本教材的文本内容,利用有效的批注结合课后习题,适量长期的训练句子赏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将准确地感悟向精彩的赏析语言深度驻足。用长效的练习嵌入阅读教学及日常答题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带领学生经历语文学习,日积月累地推进深度学习。
【关键词】 智教 思维开发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处,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得到高度关注。智教,才能做到学与教的变革与提升。如何智教?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有语文大格局意识,着眼于长期长效地语文素养积淀。要从高处看语文教学,就很有必要先来看看新高考的政策,和高中语文教学呈现的新样态。我们只有了解“新高考”,及中考语文的出题方向,看看其命题是怎样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怎样考语文核心素养,怎样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那么,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也将产生积极的变化,这样我们也就会更懂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五册教材就提出此类要求:《铺满全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第二题:划线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它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七册园地二,词句段运用。体会两句话在表达上的不同。
A、那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B、那时候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纵观小学教材这种类型的课后题比比皆是,再联系中考,高考试题。这类题目无不是句子赏析的范畴。从教,道路漫长我有幸一至六年级都教过,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接触过。特别对三至六年级的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越早接触句子的赏析,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能越早得到开发。那么,智慧地引导学生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随文分析时的批注,成了最好的引子。
一、巧用批注,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先从修辞手法在句子上的运用,产生的表达效果来看。
第9册第七单元21课、《四季之美》课后第二题。体会句子动态之美。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急急匆匆”写出了归鸦急切返巢的心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鸟儿疲惫,思归的心情。
这样的分析先是要理解句话写了什么?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从中你体会到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然后从文字内容和写法上细致剖析,充分感悟,深度挖掘。这样的赏析是贯穿孩子学习语文的整个年龄段的。
2、从细节描写上,看句子产生的表达效果
第10册第四单元14、《军神》课文教学时,围绕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这个问题下,必然会赏析到课后第三题的句子:“病人一声不吭,他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句话赏析,主抓细节看人物内心,批注:毅志力坚强 “紧紧、 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强忍剧痛 痛苦难耐 “居然”一词:则说明不可思议 那么看句子表达的效果:此句抓住人物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内心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才能完成这样的手术,这样的描写完美地塑造了一位性格刚毅,意志坚强,不惧生死的红军将领的光辉形象。
二、用批注感受人物形象,品析句子。
第8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课后题:说说你心目中盘古是什么样的?此题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找出能体现盘古性格特征的语句: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中间,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批注:有责任感 力气大,超能力
2、“又不知过了多久,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尽,累得倒下了。”批注:做事持之以恒,不放弃 艰辛付出
3、“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批注:无私付出 为民造福 奉献自我,不求回报
然后整合起来,说说心目中盘古的形象:他是一个神奇的男子汉,力大无比,富有超能力,身上背着开天地的责任,有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从文中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一直这样站着看出来。而且做人负责任,做事有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为了人类的新世界,他用自己整个身体甘愿奉献,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倾尽所能为民造福。他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且看课堂生成的人物分析,首先进行的是思维发散,从文中不同的句子中教师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边读边领悟人物身上的“感点”,同时用批注记录感受。其次,将多种多样的感点用连贯的语言整合,概括。最终聚合并描绘出这个人物在我们心中的整体形象。这样从发散到聚合的思维过程,就是全面地对文本人物的评价。而且在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时,更是不断提升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感受。这样的赏析可以促进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知人物深处的精神灵魂,也正是学生高阶思维的综合呈现。再遇到此类问题,掌握答题窍门的孩子们,就能有游刃有余地解题了。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面对学生答题没有头绪,心中无词,下笔困难的最大问题,我都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将具有语文要素的课后习题,以句子赏析的各种方式,引领学生的认知进程,贯穿语文课堂的整个阶段。这些句子从没有温度的题目渗透在语言文字的体验中,通过对言语的品味,反复咀嚼,逐渐有了学习策略的明确,阅读技巧的使用。 日积月累,逐渐在品析不同的美句中,不同的句子分析中,提高语感,夯实语基,最终落实到答题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著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决---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 2016.1第一版
[2] 小学语文教师2021.4期 卷首 黄国才 了解新高考方向 更懂小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