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开展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泥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开展实践探索

叶张艳

永嘉县金溪镇第一小学 325100

摘要:泥塑属于民间艺术,中国民间泥人艺术,无论“泥人张”还是“惠山泥人”均就地取材,将原本腐朽、没有生命的泥土,通过塑形、彩绘等工序形神兼备、生动有趣地塑造出具有浓厚民间生活气息、民俗氛围的人物形象,赋予泥土新的生命。泥塑教学让学生在仿制捏塑民间人物造型的过程中,沉浸式体会和感受民间泥塑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本文对泥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开展实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泥塑教学小学美术实践探索

引言

黏土雕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根据喜欢泥的学生的性质纳入了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使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发挥想象力,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因此,教师应在丰富的黏土雕塑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优化黏土雕塑教学,激发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想象和创造力,促进艺术审美和艺术基础素养的发展。

一、概述

(1)该课程可以激发学习欲望,即学习兴趣和动机,给予学生学习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必须有效有序地开展;(2)这是为了阐明优秀学生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以及他们需要在教学中实现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参与,确保教育任务的落实;(3)在选择教学方法时,现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尝试使用一些能让学生理解的方法,教学语言还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理解,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支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总之,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价值,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努力实现有效的教育。

二、任务设计策略

(1)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泥塑发展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初步了解我国泥塑的发展史,涵养传统文化精神。

2、理解“古为今用”的道理,理解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再开拓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鼓励学生巧妙构思,创作出富有情趣的作品。

3、表现三维空间的泥塑制作技法有很多种,以泥条造型来表现三维空间的讲解为主,引导

学生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的技法。

4、由于学生在小时候有玩泥巴和在学工时亲身体验泥巴特性的经验,所以本课的学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指导。(2)基于彩绘特点的了解

民间泥人的彩绘讲究更多。例如“惠山泥人”三原色为主善用互补色、用色追求“爆”、对比中求和谐、不等值有间隔,等等,“泥人张”的色彩则还有追求写实再现的。而传统民间彩塑的彩绘用颜料,且多是先打底再上色后绘制,这样想要一课时完成也是相当困难的。针对学生是初学,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这一情况,且想在一课时完成体验的需求,我们首先舍弃很多特别专业、程度较深的色彩知识,确立彩绘凸显形象的要点,再多番尝试终于设定了以白色彩泥直接捏塑、省去打底的步骤,再用软头水彩笔代替毛笔直接绘制的技法。

三、泥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开展实践探索

(1)借助生活化教学策略,感受泥塑作品的魅力

“人生是孩子受教育的最佳途径”,“教育就是生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新知先生倡导的教育理论。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引入黏土雕塑教学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般来说,民间艺术是一种生活感的产物,它把生活变成了一种艺术作品,随后受到人们的欣赏。首先,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自己找一找泥巴,通过动手进行泥塑活动,感受一下泥巴材料,并体味其用处。第二,指导学生收集他们小时候玩的或兄弟姐妹在家玩的黏土玩具,带它们到教室交流。这些生活中可爱的黏土玩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生活品位,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泥的兴趣。同样,作为黏土雕塑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触摸、交谈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这些作品。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艺术特征,并通过查找课本信息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黏土作品的看法。最后是实际联系。教师为学生提供使用制作黏土雕塑所必需的原材料,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黏土材料的特点,运用想象创造黏土雕塑或模仿课堂展示的黏土雕塑。学生们的热情立即调动起来,开始用想象来完成他们认为好的黏土雕塑。当看到不同形式的作品时,学生自然会有成就感,这给了他们制作黏土雕塑的信心。

(2)泥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黏土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差别很大,从优秀到简单表达生活乐趣,因此黏土作品总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无论艺术形式如何,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即艺术的创造性过程,其实现主要依靠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泥课教学中,一旦学生获得一定的经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黏土雕塑在人体和性状表现方面的特点,装饰和色彩选择的特点,使学生了解。

(3)搭建支架,在项目活动中培养美术表现

在“小泥”课中,根据学生们的深入观察,笔者摘录了“我代表‘南京泥民’说话”的项目。围绕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网上搜索,了解“南京万神殿”的艺术特色。同时,以“南京泥人”为例,引导学生结合网上研究获得的知识,对案例进行观察和探索,使学生结合南京泥作品,掌握“南京”最突出的特点。“塑料”起着基本的作用,通过彩绘,使污泥呈现明亮鲜艳的色彩,并采用对比技术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一般形式表现出小规模的特点:污泥具有趣味、人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了解南京泥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泥”的物理案例,引导学生开展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剖切人体基本结构,了解“塑料”的基本动作,包括揉、搓、捏、接等。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首先构建对象建模,最后进行塑化活动。链接以学生主体性为基础,结合教师的领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项目的拉动作用,使学生能够围绕学习项目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媒体救助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泥教基础理论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泥教内容,了解《南京泥人》的艺术特色。同时结合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学实践不是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是以“南京泥”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解剖”,把握基本动作和表达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学习黏土的一般方法,从“南京泥”中汲取灵感。在“支架”建设的帮助下,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是小学的一门基础课。新教学标准中的美术不再局限于只教授学生绘画技能,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这幅画背后的美术,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效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小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必须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学习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独特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斌,李小龙,张亚楠.加强泥塑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探讨[J].成才之路,2018(32):96.

[2]刘必勇.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泥”文化[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2018:396-400.

[3]钮悦珍.小学美术泥塑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具体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73.

[4]赵欣.小学开展泥塑教学的实践尝试与探讨[J].艺术品鉴,2019(01):294.

[5]凌长明.小学美术泥塑教学初探[J].教育艺术,2019(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