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兴华教育集团书院中学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核心知识是开展教学的基础。聚焦核心知识,开展单元整合需依托课标、教材,设计单元目标,确定核心知识、分解单元目标。本文以事理说明文为例,阐明如何聚焦核心知识开展单元整合教学。
关键词: 单元整合 科学思想方法
人教统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学习事理说明文,课文逻辑清晰,思维严谨,语言各有特色。如若开展单篇教学,从标题到作者,从梳理结构到探究精神,知识要素逐一呈现,教师自觉面面俱到,学生兴味索然。如若立足整个单元,进行整合设计,突出重点,探寻规律,教学或可事半功倍。
一、梳理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
李海林说:“文本是教学内容开发的材料,问题是几十篇上百篇的文章(作品)本身是没有体系性的,而教学内容本身却不允许脚踩西瓜皮,走到哪儿算哪儿,教学内容是有计划的安排,是完整的结构性体系。[1]开展单元整合教学要求着眼于单元整体,关注语文素养,而课文则是在单元核心知识统领下,聚焦不同角度的范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必每课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应力求“一课一得”,实现教学内容的系列性、梯度性,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系统化。
在教学事理说明文的时候,应跳出仅仅围绕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陈述性知识的课堂,还应该进入思维的“深水区”——分析文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大自然的语言》作为事理说明文阅读的入门篇。“读懂事理”和“理清说明顺序”是本课重点学习内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都通过推理来论证某一种假设,是针对同一话题、聚焦同一主题、选择不同材料说明不同问题的事理说明文代表。《大雁归来》和《时间的脚印》是自读课文,是学生建构概括信息、理清顺序的支架。建议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设计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则是对单元所学的迁移运用。要以本单元课文为例,整理归纳说明顺序相关知识(如标志性词语与意义),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重要性,并能在具体写作情境中根据说明对象特征和说明目的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宜的说明顺序。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拟定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通过关键语句概括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2.借助思维链梳理作者分析、推理思路,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3.根据说明对象特征和说明目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二、分析学习任务,确定核心知识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提示”中出示的学习要求是这样的:“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编者对事理说明文的教学明确地给出了方向——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通过分析篇章结构,揭示句与句、段与段的内在联系,理清作者思路。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信息、顺序背后的思维。如何确定信息点,如何验证搜索到的信息。这才是我们在生活中读说明文真正用得到的。通过学习,对科学方法产生新的体会,让思维得到科学有序的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学会读此类文章,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为事理说明文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聚焦核心知识,分解单元目标
基于教学目标和核心知识的统摄,笔者设计了整合任务组:
任务一:通读——阅读单元课文,明确说明对象。任务二:精读——精读《大自然的语言》,前后勾连,把握事理的说明顺序,理清说明思路。任务三:比读——比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它们都侧重“推理”和“追问”,理清作者写作的逻辑顺序,学习分析和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做到迁移运用。任务四:拓读——阅读《大雁归来》和《时间的脚印》。科学观察笔记在观察、推测和分析方面如何体现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具有结构性功能的句子在信息筛选、表明说明顺序方面的作用。
(一)提升素养,支架帮扶
事理说明文因对象相对抽象,教学内容在理解和把握上都有一定难度。前置学习、思维导图、提供策略、批注式阅读、任务单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支架。就精读课文而言,根据重点任务设置前置学习单,引导学生先行思考,绘制思维链,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理清思路,消除困惑。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适当提供策略支架,比如让学生整合信息时,可以提供整合的具体角度、方式,如“从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研究意义的角度说说物候学是什么科学”,这里就为学生指明了方向。针对本单元目标,为自读课文设置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借助任务单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实现由教师“扶着走”向学生“独立走”的迈步。
(二)着眼整体,关注特点
本单元以理性思维为主,涉及到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辩证思维、严密的逻辑性等也都是科学小品特点,课堂教学中应该着眼于思维活动,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教学质量。借助思维链可聚焦全篇,构建框架,理清文章思路。
此外,也可针对“这一篇”特点,注重思维训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概念、《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假设和证明,《大雁归来》中的判断和推理等,都可以作为思维训练的内容。要注意避免思维训练“套路化”,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判断作者什么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顺序以及出于什么考虑,学生很容易依据已有知识按套路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前后关联,结合文中相应的句子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推导出结论。
四、关于单元整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教评一致,引导教学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成果评价要保持一致,应该在学习之初就明确评价标准,建立评价要素细目,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强调引导性、操作性、多元性,以评价引领教学,可在不同环节分层设计评价内容,确保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激起热情,体验到成就的快乐,比如筛选基本信息、理清文章顺序、读出文中事理、读出内在逻辑、读懂科学原理,这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依据评价要求明确了自身所处位置,也明晰了发展方向,有利于学习向纵深开展。
(二)表现性评价,多元评估
单元整合也应以有效的评价工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相应层级,实现既定目标。
单元整合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单元整合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核心知识能反映学科本质,体现学科关键思想。基于核心知识的单元整合教学能使许多分散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以素养为纲,以学习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对文本进行统筹安排,便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让课堂发生“真正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海林.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