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 514500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和课堂“评”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运用,并且证实是一种有效且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中,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引导学生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中提升学习效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此,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勇于尝试运用多样化方法寻求“教”“学”“评”有机结合的路径,实现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有效策略;
一、明确定位,实现精准施教
(一)精准定位,确定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贯彻教学评一致的“引领者”,要想将其落实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准定位,也就是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为此,教师应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全面观察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一个详细了解,同时,明晰终点。例如,在“公共卫生靠大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单元视角下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道德三个视角引导学生的学习重点,并在结合教材资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做出总结、明确目标。单元目标不仅是课程标准和需要掌握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还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与“公共生活”领域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是由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两部分组成,道德修养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共设施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养成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而责任意识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者是志愿者活动,在体验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和价值理念,达到提高学科素养目的。教师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不断拓宽学生认知范围,实现由“自我认知”向“我与社会”学科逻辑的转变。此外,还要结合学生已学经验,使其在爱护公务、体验便利、遵循秩序等前提下,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关联性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故教师可将单元目标设计为“树立责任意识,学会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二)设立目标,教与学的融合
在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牵引下,一方面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游刃有余”。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设立目标。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始前,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目标。
二、多元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一)兴趣激发,博得学习眼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了明确目标后,教师应围绕其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对以下几点展开重点思考:其一,如何将课堂教学意义展现出来;其二,怎么实现让学生轻松学习、理解课本知识;其三,怎样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消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还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为此,教师应采用播放电影课件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主动融入知识探索、遨游,同时,其也为后续评价提供良好基础。
(二)问题驱动,焕发思维活力
问题驱动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除了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还能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使其获得最大学习“收益”。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在结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基础上,秉持“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既能实现优生带差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又能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到学生手中,实现在有效的问题牵引下激活思维,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三)创意模仿,提高学习内驱力
基于小学生成长发展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模仿成人言行举止的行为。故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在结合教材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打造一个能够创编且具备剧本性质的小剧场,让学生在不同角色扮演中正确看待和理解剧本人物行为背后潜藏的含义,创意模仿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彰显体验式教学理念,还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中获得健康成长。
三、科学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一)激励评价,提高学习自信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格外在意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为此,教学评一致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中,教师应将激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能在无形中增强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自信心,在为他人树立学习榜样的同时,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详细来讲,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实施教学评价,如目标激励评价、竞争激励评价、语言激励评价等。
(二)教学评估,促进自我反省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离不开评估系统的支撑,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实践的评估,还是正确判断和衡量小学生学习水平、思想意识的有效工具。为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学生认知起点、发展水平、课后任务以及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评、父母评价等多个角度上制订评估标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促进能力的发展,在实现学科素养有效培养的同时,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成效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三者的相互协调与结合,不仅能让教师以课堂评价为依据,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完善,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此,教师应不断探寻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实现各项能力均衡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金忠.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16):129-131.
[2] 钱明玉.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效的策略[J].家长,2023(10):85-87.
[3] 张新颜.实现“教—学—评”一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2(Z6):64-67.
[4] 王赛金.培道德之花结素养之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8):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