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课程思政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的应用

王学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7

摘要:在探讨课程思政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农田杂草及防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理论依据,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课程思政在农业教育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课程思政;农田杂草及防除

前言: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导入课程思政,可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从而更好的从事到农业生产中去。

1.农田杂草及防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所谓农田杂草,就是生长于农田内,危害作物的野生植物。农田杂草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1.1广泛存在

农田杂草分布很广,在几乎所有耕地类型及地理区域内均有分布,各种作物均受杂草危害。

1.2繁殖能力强

农田杂草生存繁殖能力强,能迅速繁殖和扩大其种群规模,是适宜环境中。

1.3生态适应性强

农田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在各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中适应并存活。

1.4竞争强度高

农田杂草对农作物具有强烈竞争关系,对养分,水分,光照及其他资源的竞争,极大地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

1.5危害性强

农田杂草在与作物竞争生长资源的同时,也可通过抑制作物光合作用和引起土壤水分亏缺而直接和间接危害作物。

1.6传播途径多

农田杂草有多种传播途径,主要有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和机械传播,易在农田快速蔓延。

2.课程思政在《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强化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农田杂草及防除》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农田杂草危害的深刻认识,指导学生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学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教学时,可引入农田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蚀刻与扩散等为害,破坏土壤质量,水资源与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可举例分析农田杂草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质量降低,甚至诱发土壤退化及农药滥用。这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农田杂草给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继而认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可指导学生在教学时考虑如何采取科学防除措施,减少农田杂草对作物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合理施肥和优化耕作制度,从而降低对农药的过多依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与途径,有助于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同时增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心,从而成为今后农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综上所述,突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农田杂草危害的深入认识与探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与责任感,可以培养他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增强其农业生产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行动。

2.2引导科学农业技术应用

    指导学生研究并运用科学农业技术手段来处理农田杂草是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时,可引入下列内容,以指导学生对科学农业技术的理解与运用。首先对农田杂草生物学特点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杂草生长周期,繁殖方式以及适生环境知识。通过对杂草生长习性的认识,能使学生更清楚杂草为什么会危害农作物,进而加深对农田杂草控制的关注。二是介绍了农田杂草传播途径及扩散方式,如经种子扩散或根茎扩散。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杂草蔓延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通过探讨及案例分析培养其对农田杂草蔓延的预测,评价及处理能力。然后,阐述了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不同防除技术的介绍中可着重突出对生物和环境友好的防除手段,例如生物防治和机械除草。指导学生理解这类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作用,探讨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利弊。最后着重阐述了合理施肥,间作和轮作等几种农业科学技术手段。阐述了这些技术手段是怎样通过优化土壤环境,调整作物布局,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蔓延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实例及实地考察来指导学生对上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以加深对农田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认识。通过上述教学内容与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对科学农业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运用,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对农田杂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处理,增强其农业生产环境意识与决策能力,以更好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

2.3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真实案例为导向,带领学生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选取生活或专业领域实际案例如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使学生积极质疑,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解决方案。案例中强调对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思考、独立见解。以试验,田间调查或者科技创新项目为实践活动激发创新潜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思路,接触实际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实践环节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方案,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锻炼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的技能。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一起协作来解决某个疑难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协作以及整合自己的想法等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交流创新思路与独特见解,也提倡尊重别人的观点,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通过在教学中生动风趣的故事,实验室游戏或者科技项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发展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激情与动机,使其在探究中获得乐趣,继而发展持续学习。同时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与信息渠道,促使学生广泛阅读与学习,开阔眼界。指导学生运用图书馆,网络及学术期刊资源进行知识积累,掌握最新科研成果及技术进展情况,养成不断探求新知的良好习惯。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与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解题能力。督促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主动作为,使他们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2.4强调农业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课程学习时,将农业职业道德的意义与内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者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义务。阐述了农业生产者在农田杂草控制中的职责,强调了这一职责是确保农作物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根本。以真实案例说明了农业生产者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挑战,如杂草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平衡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农业生产者应如何落实自己的职责、提出解决的方案、探讨与交流。鼓励学生对个案所涉道德问题进行剖析,发展其对道德问题的判断能力与鉴别能力。安排同学们深入农田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农业生产者对杂草的防治情况。通过目睹现实,使同学们深切地体会到农业生产者们的艰辛与责任感,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认可。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农业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提高对农业生产杂草防治的关注度与使命感。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意识,将其培养成具有责任感与农业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

总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在《农田杂草及防除》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科学农业技术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其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秋瑾. "课程思政"德育教育改革理念在农业水利专业教育中的应用——评《灌溉排水新技术》[J]. 灌溉排水学报,2021,40(2):156-157.

[2]孙正祥,周燚,邓建新. 课程思政在《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 湖北农机化,2021(7):86-87. 

[3]邹静,赵玉华,郭朔. 农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存在的误区及侧重点[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3(14):192-194.

[4]白婧,刘蔚颖,张文,等. 课程思政在农业微生物教学中的初步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20,7(70):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