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文昌街道第三小学 湖南 邵阳 422300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化策略。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数学史的融入、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课堂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列举丰富的教学实例加以说明,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小学数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1. 部分教师有一定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堂上偶尔提及一些数学相关的品德教育,如数学家的故事,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提及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勤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渗透方式较为单一
然而,多数情况下,德育渗透的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局限于在某一个知识点讲解时插入一点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如只是在介绍某个数学定理时,顺带提及一下发现者的名字和大概事迹,没有深入挖掘背后的德育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 对德育内涵理解片面
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内涵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德育就是讲几个品德小故事或者强调一下学习态度。例如,将德育仅仅等同于告诉学生要像数学家一样刻苦,忽略了数学学科中诸如理性思维、逻辑严谨性等更深层次的德育内涵。
2. 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德育与教学内容未能深度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只是生硬地添加一些德育话语。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只是单纯地讲解运算规则,没有将其中体现的规则意识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进行德育渗透。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1.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价值观
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如《九章算术》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明白我国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毅力
当学生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如在探究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次失败,但通过不断尝试最终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责任感和毅力。
(二)促进数学学习
1. 提高学习兴趣
将德育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以数学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教学,并在游戏中融入德育元素,如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2. 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德育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如在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中,也在培养他们做事情有条理、严谨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在数学学习中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
三、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化策略
(一)深入挖掘数学史中的德育素材
1. 以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
数学史中充满了无数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这些故事中的德育价值,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例如,讲述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出身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对数学的热爱,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华罗庚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明白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就。
2. 展示数学发展历程,培养民族自豪感
展示我国数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对几何图形的研究成果,像《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对比近代中国数学与西方数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现代数学发展中肩负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在数学思维培养中渗透德育
1. 逻辑思维培养中的德育
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时渗透德育。例如,在进行逻辑推理教学时,以数学证明题为例,要求学生遵循严谨的逻辑步骤进行推导。这不仅是在培养数学能力,同时也是在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事情要有条理、遵循规则。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步骤都要有依据,就像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一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创新思维培养中的德育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鼓励学生突破常规。例如,在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数学家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取得重大发现的故事,如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创新需要勇气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构建富有德育内涵的数学课堂文化
1.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积极、和谐、充满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引导,这体现了尊重和包容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 将德育融入课堂评价
在课堂评价中融入德育元素。教师的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答案正确与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例如,对一个虽然答案错误但认真思考、积极尝试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说:“你虽然没有得到正确答案,但是你认真思考、勇于尝试的态度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进步的。”这种评价方式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渗透了积极的品德教育。
(四)教师言传身教的德育示范
1. 教师的品德修养影响
教师的品德修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师,如诚实守信、敬业爱生等,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备课、讲课还是批改作业,都一丝不苟。学生在长期的观察和学习中,会受到这种态度的影响,也逐渐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2. 教师的言行一致性
教师在课堂内外要保持言行一致。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遵守时间,那么教师自己就应该做到按时上课下课。在教导学生要互相帮助时,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接受德育教育。
四、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1. 生活情境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来进行数学教学并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组织捐款活动,小明捐出了自己零花钱的30%,小红捐出了自己零花钱的25%,小明比小红多捐了5元,那么他们各自的零花钱是多少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教授百分数的计算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捐款这一行为背后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还要用数学知识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2. 故事情境中的德育渗透
通过讲述数学故事来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熊一家去森林里摘果子,它们一共摘了12个果子,要平均分给3只小熊,每只小熊能分到几个果子呢?”在这个故事中,学生在学习除法运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小熊一家的分享意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分享,像小熊一样公平地对待身边的人,从而渗透公平、分享的德育理念。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1. 培养合作意识与责任感
将学生分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小组同学一起通过测量、剪拼等方法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负责测量角度,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整理结论。如果有成员不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探究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小组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2. 学会尊重与包容他人
在小组合作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例如在讨论“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长 + 宽 + 长 + 宽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长 + 宽)×2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良好品德。
(三)问题解决教学法
1. 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师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尝试多种方法,如列表法、假设法等,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多次失败。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尝试。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让学生明白在面对困难时,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2. 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在解决一道应用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解题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思考哪种方法更简便、更合理。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事物,不盲目跟从,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原则
1. 对于低年级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以简单、直观的方式为主。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彩色卡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告诉他们要珍惜这些美丽的图形,就像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一样。
2.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德育内涵。如在学习“函数”时,引导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类比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懂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系统性原则
1. 在小学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系统地规划德育渗透内容。例如在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年级逐渐加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高年级则强化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2. 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内容与数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避免德育内容的碎片化。比如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数学史为线索,将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贯穿其中。
六、结论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数学史、在数学思维培养中渗透、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优化策略,并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具体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然而,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教学能力,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德育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目标,培养出既有扎实数学知识又有良好品德素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颖.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效整合[J].吉林教育,2022,(28):59-61.
[2]鲍燕南.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元素的融入策略研究[J].智力,2022,(28):115-118.
[3]朱彦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5):46-48.
[4]段焕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教育界,2022,(04):113-115.
[5]王展云.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67-168.
[6]李颖.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智力,2021,(2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