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密室逃脱教学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度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我院 100名实习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 。对照组按培训大纲进行急救培训 ,理论及技能培训共10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增加密室逃脱教学法进行培训 ,共6次 。 结果 培训后 ,试验组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心理弹性度 、 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 05) 。 结论 密室逃脱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度 , 有助于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呼吸科紧急搬迁过程中如何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搬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方法:搬迁的前准备,制定搬迁方案和要求;搬迁方案的实施;搬迁后的查检3 步构成。结果:病人及所有物资均在4小时内完成转运、安置,无1例病情加重及纠纷,医护技、患者、家属等无1例新冠肺炎感染发生。设备、仪器完好,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病区工作顺利开展。体会:周密的前期准备、合理的搬迁方案是保障搬迁质量的基础、医护患及后勤人员的团结协作是顺利搬迁的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EP)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治疗的CEP患者1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14例CEP患者男女比例为6∶1,中位年龄51岁,3例患者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皮疹等过敏病史。患者中位病程4个月,常见症状包括咳嗽(14例)、咳痰(13例)、气促(10例)等,偶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胸外症状(2例)。8例患者出现肺部听诊异常,主要为双肺呼吸音粗及散在的干湿性罗音。所有患者均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升高,中位血EOS计数为1.42×109/L。11例患者出现血清总IgE升高,其中10例>1 000 ng/ml。11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5例肺功能正常,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4例患者均进行了肺部CT检查,大部分(13例)为双肺浸润,病变征象主要表现为斑片影(6例)、磨玻璃影(4例)、网格影(3例)和实变影(3例)等,部分可见散在分布的结节影(3例);6例患者出现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9例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BAL)并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仅3例EOS计数高于正常值(正常值<3%)。10例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肺活检,6例出现肺组织内EOS浸润。9例患者进行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OCS)(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治疗者8例,初始剂量为30~50 mg;单纯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者1例;5例患者临床诊断时未确诊CEP,仅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对症治疗,未使用激素。结论CEP为罕见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等,容易误诊。实验室检查常提示外周血EOS计数及总IgE升高,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可有淋巴结肿大。口服OCS治疗是CEP的一线治疗方法,治疗后短期预后良好,但易复发,一些新型的单克隆抗体类生物制剂可作为替代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在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德阳市人民医院的80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时比较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满意度测评量表得分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最终入选患儿40例,对照组最终入选患儿39例。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0.0(9.0,17.0)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10.5(8.0,18.0)岁。干预后,除“喜欢出去玩”“肚子痛”两个条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各条目得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分低于对照组[(14.33±1.93)分比(17.13±1.98)分](P<0.05)。干预后,试验组满意度测评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86.08±5.83)分比(73.28±14.65)分](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可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