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电极阵列标测技术测定,评价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电传导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乳鼠,雌雄不拘,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2~4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用2.5%七氟烷持续处理1 h,继续培养24~48 h后提取外泌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3月龄,体重280~3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缺血再灌注组(S+IR组)。C组平衡灌注110 min;IR组和S+IR组平衡灌注20 min,停灌60 min后再灌注30 min。S+IR组于术前48 h尾静脉注射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外泌体1 ml(200 μg),C组和IR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平衡灌注20 min(T0)、再灌注15 min(T1)和再灌注30 min(T2)时采用微电极阵列在离体心脏左心室表面,获取心脏传导速度(CV)、传导绝对不均一性(P5-95)和不均一性指数(P5-95/P50)。结果与C组比较,S+IR组T1时CV降低,P5-95和P5-95/P50增加(P<0.05),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T1,2时CV减慢,P5-95和P5-95/P50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IR组T1,2时CV增加,P5-95和P5-95/P50降低(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源性外泌体可改善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心室肌的电传导。
简介:[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主要来源之一,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但现阶段科学技术逐渐兴盛,国家社会经济水平也不断提升,居民对电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给国家各电厂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为缓解各电厂的供电压力,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融入到发电厂中,其中热工自动化仪表作为火力发电厂的基础设备之一,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电的整体效率。但热工自动化仪表的安装及故障分析,直接影响了整个发电工程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提高对热工自动化仪表安装的要求,并明确自动化仪表常见故障,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制定相映的故障维修措施本文分别对热工自动化仪表的安装和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为相关安装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前,火电厂使用热工智能自动化制造仪表已经逐渐变成目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仪表建设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提高了目前火电厂的质量生产管理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火电厂使用热工自动仪表制造自动化设计技术特点是什么,其次,举出了热工自动化仪表技术在目前火电厂使用热工自动仪表制造中的一些重要应用,最后详细分析了火电厂使用热工自动仪表在发生热工故障时,应该怎样维护。为日后工业自动化计量仪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对话课课堂中的低效参与现象,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几种具有思维度、交际度和愉悦度的对话课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简介:摘要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治疗周期长,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Ilizarov技术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经典方式之一,但近年来,Masquelet技术为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就Ilizarov技术和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非脱位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临床结果。方法收集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25例非脱位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51±15)岁(范围:27~79岁)。损伤原因:车祸18例,重物砸伤2例,摔伤5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Ⅳ型5例,Ⅴ型13例,Ⅵ型3例;三柱理论分型:单纯外侧柱4例,单纯内侧柱5例,内侧柱+外侧柱7例,三柱9例。25例后倾角术前-5.2°±4.2°(范围:-10°~0°)。术前MR检查示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5例,合并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损伤3例,合并PLC+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0例。合并韧带损伤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均>10°,其中5例患者后倾角改变>15°,5例患者后倾角改变>10°,而后倾角改变<10°患者无合并韧带损伤;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单纯外侧柱或内侧柱骨折患者6例,内侧柱+外侧柱骨折患者2例,三柱骨折患者2例。结果25例随访时间16.4个月(范围:12~24个月)。手术时间(124±33)min(范围:65~180 min),出血量(106±48)ml(范围:20~200 ml)。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根据骨折特点进行针对性关节面复位及下肢力线纠正,固定钢板偏前方放置固定骨折块。术后骨折复位评价:解剖复位20例,复位良好5例(关节面塌陷2~5 mm),骨折复位优良率100%。内固定方式:单纯外侧钢板4例,单纯内侧钢板2例,内侧+外侧钢板治疗15例,内侧钢板+外侧铆钉1例,内侧钢板+后方螺钉1例,外侧钢板+腓骨螺钉1例,内外侧钢板+外侧铆钉1例。8例术中进行了半月板修复,其中内侧5例,外侧3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Rasmussen评分(24.9±3.5)分(范围:18~29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8°±9°(范围:90°~130°)。2例出现术后伤口表浅感染。结论非脱位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影像学特征为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单纯前内侧柱/前外侧柱损伤时易合并"对角线"损伤,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10°时易合并周围韧带损伤;通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关节面平整及下肢力线,修复韧带软组织结构,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合并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骨质外露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6.3岁;修复小腿6例,足踝部4例,前臂5例,手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 ×12 cm~13 cm×30 cm。采用修薄ALTP修复创面,并在皮瓣移植时将皮瓣远侧的穿支血管与皮瓣内部自身血管蒂的1条分支进行吻合,以内增压的方式加强皮瓣远端血供。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除每1~2个月常规门诊复查外,还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了解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动脉或者静脉危象。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下瘀血肿胀,经过拆线、结扎皮下小血管、清除血肿、引流等处理后,创面一期愈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好。术后经过康复锻炼,关节活动度大部分恢复:腕关节伸屈范围60°~80°,掌指关节伸屈范围70°~80°,踝关节伸屈范围40°~60°。1例车祸轮毂伤致踝关节处伸肌腱断裂并大部分缺损的患者,在皮瓣覆盖创面6个月后行踝关节背伸功能重建及皮瓣修薄术。结论在使用修薄ALTP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结合使用内增压能加强皮瓣远端血液供应,有利于减少感染和皮瓣边缘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枢椎棘突螺钉单侧应用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构建正常枢椎解剖、椎板薄和椎动脉变异椎弓根细小3种不同解剖状态下的完整上部颈椎有限元模型作为完整模型组,然后分别模拟齿状突骨折进行寰枢固定和寰椎骨折进行枕颈固定。在寰枢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置钉3种不同的固定技术。模拟颈椎运动,测量枕颈的屈伸、侧屈、旋转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和椎弓根螺钉组的C1~C2屈伸、侧屈、旋转ROM均较完整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在寰枢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0~C2屈伸、侧屈、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1~C2侧屈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棘突螺钉组的C0~C2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固定间有差异,但不明显。结论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枢椎单侧棘突螺钉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组合式固定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寰枢固定中,相对于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好的寰枢稳定性。在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侧屈和旋转活动上较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稳定性更好。枢椎三种棘突螺钉置钉技术间的稳定性差异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直低切迹双钢板(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岁。左侧24例,右侧7例。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HPO)治疗(HPO组),13例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LPO)治疗(LPO组), 11例用垂直低切迹双钢板(DPO)治疗(DPO组)。比较各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锁骨喙突间距(CCD)、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局部皮肤激惹等指标。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10~27个月,平均15.1个月。末次随访HPO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为(84.3±13.2)分,LPO组为(93.8±5.1)分,DPO组为(94.8±5.8)分;与HPO组比较,LPO组和D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O组与DP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O组1例、LPO组5例、DPO组3例出现CCD增加(P>0.05)。各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切口感染。HPO组1例骨折不愈合;LPO组1例斜方韧带骨性止点畸形愈合;DPO组骨折全部愈合(P>0.05)。HPO组2例单纯肩峰下骨质侵蚀,1例外侧骨折端骨质吸收;LPO组和DPO组均未出现骨质吸收及骨质侵蚀(P<0.05)。HPO组3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LPO组6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DPO组未出现皮肤激惹不适(P<0.05)。结论垂直低切迹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具有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及局部皮肤激惹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