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以收缩末期NC/C值>2.0、舒张末期NC/C值>2.3为阳性节段(NC节段),记录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NC节段数和诊断结果,并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对照。结果在2DE基础上联合LVO,与2DE相比,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增多(P<0.001),但分层节段数、NC节段数无明显提高(P>0.006),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观察3种节段数明显增多(均P<0.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观察分层节段、NC节段显示数与c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6),诊断的敏感性(88.9%)和准确性(85.7%)最高,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结论在2DE基础上,联合应用LVO能够显著提高对NC节段的显示,且应用舒张末期NC/C值诊断LVNC的准确性高于收缩末期。
简介:摘要低钠血症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急性发作期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可引起癫痫、昏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糖负荷治疗以控制AIP的急性发作。但葡萄糖的应用又可引起低钠血症的加重。在缓解AIP症状的同时又能有效纠正低钠血症成为治疗的难点。本科收治1例3次就诊于本院的AIP病例,其顽固性低钠血症在短期应用小剂量托伐普坦后得以纠正。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积累诊治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诊断为重度OSAHS并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定期复诊的基础上,于患者购买呼吸机1周内开始定期对其电话随访,访问内容采用Duffy设计的标准电话随访手稿,持续6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定期复诊,不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但鼓励患者进行电话咨询。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以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使用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干预组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护士为主导并结合电话随访的管理模式可减轻OSAHS患者的嗜睡情况并提高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探寻实验中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组织纤维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体重为180~200 g的SD雄性大鼠37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照射组(32只)。照射组采用X射线行右肺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3 Gy(10只)、15 Gy(10只)和17 Gy(12只),分别于照后4个月和6个月,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1(FN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价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6个月后均出现肺纤维化,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和照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FN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个月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从(514.19 ±282.20)μg/mg增加至(886.13±145.01)、(1188.70±273.84)、(1700.70±590.95)μg/m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3.609、4.004,均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白细胞介素6、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2.780,均P<0.05),IFN-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4.303,均P<0.05)。结论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大鼠肺组织纤维蛋白含量未能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在重度纤维化时可作为评价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的临床特征,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确诊的OSA患者179例,根据是否合并OHS分为OSA组(n=147);OSA合并OHS组(n=32),OHS组又分病态肥胖组11例,非病态肥胖组21例。比较OSA组与OSA合并OHS组以及病态肥胖组与非病态肥胖组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OHS组腰围、吸烟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均高于OSA组,分别为腰围(126.68±18.66) cm比(115.54±13.76) cm,AHI(74.13±32.40)次/h比(57.33±30.60)次/h,ODI(73.70±33.40)次/h比(53.66±30.79)次/h,微觉醒指数(51.15±31.64)次/h比(33.69±21.66)次/h,SIT90(44.59±30.95) %比(19.75±21.80)%(P<0.05);夜间平均SpO2,夜间最低Sp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OSA组,分别为FEV1(2.51±0.94比3.00±0.90)L,FVC(3.23±0.99比3.73±1.01) L,(P<0.05)。病态肥胖组颈围、腰围、ODI均高于非病态肥胖组,夜间平均SpO2低于非病态肥胖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BMI、AHI、SIT90为OSA合并O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合并OHS患者睡眠质量更差,夜间缺氧更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OC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点以及与肾嗜酸细胞瘤(RO)、嫌色性肾细胞癌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3例)病理确诊为HOC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随访,并与同期诊断的27例典型RO 和17例嗜酸型嫌色性肾细胞癌(eChRC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结果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9~75岁(中位年龄56岁)。均为散发性。7例因体检发现,1例因腰痛就诊。7例获得随访,时间8~96个月(平均37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大体检查:7例单发,1例单侧多发。肿瘤直径1.4~5.7 cm,平均3.6 cm,切面灰红、灰黄色,边界清楚。镜下观察:瘤组织边界清楚,6例与周围肾组织直接相邻,2例有纤维性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分隔,3例瘤组织边缘可见内陷扩张的肾小管,1例瘤组织呈巢团状浸润包膜。瘤组织主要有2种组织学形态:Ⅰ型(4例),由所占比例多少不一的典型RO区与典型eChRCC区混和组成;Ⅱ型(4例),瘤组织具有RO和eChRCC两肿瘤共同的组织形态学特点,3例呈巢团状、梁索状或片状排列,具有显著的水肿性间质,瘤细胞胞质嗜酸,有边界,核小圆形、核周空晕明显;1例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水肿性间质不明显,胞质嗜酸、浅染或透明,核小圆形,部分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肿瘤波形蛋白阴性、Ksp-cad弥漫性强度不等阳性,6例(6/8)CD117弥漫阳性,6例(6/8)CK7斑片状或散在着色,S-100A1(4/8)、cyclin D1(6/8)和claudin7(5/8)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但范围和强度较单纯的RO和eChRCC均有缩小和减弱趋势。结论HOCT是一种兼具RO和eChRCC形态特点的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联合应用CK7、CD117、Ksp-cad、cyclin D1、claudin7和S-100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作用。该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生物学行为上可视为恶性潜能不能确定的肾上皮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