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患者外伤后骨折的方法。方法:选取某院 2020年10月至 2022年10月收治的 60 例外伤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法医鉴定,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外伤后骨折情况。结果:60 例外伤后骨折患者中,有 38例外伤性眼眶骨折,占比 63.33%,包括 20 例(52.63%)单纯眶内壁骨折,15 例(39.47%)单纯眶下壁骨折,3 例(7.89%)眶内壁及眶下壁联合骨折;剩余的 22 例患者为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比 36.67%,包括 18 例(81.82%)椎体楔形明显改变且肉眼可识别到新鲜椎体骨折,4 例(18.18%)有外伤史且椎体变形患者。结论:法医临床学鉴定外伤后骨折,根据骨折发生的原因,有无外伤史的情况下,同时结合 X 线、CT 与 MRI 检查,来提高法医鉴定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的水平进步显著,但是企业对员工的医疗保障依旧较为落后。在此情况下将很难保障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借助增加医疗保障项目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团体意外险是以团体方式投保的人身意外保险,其中 “意外”应具有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非疾病的特点。一方面,团体意外险作为推动医疗保障的重要措施在现阶段仍有许多亟须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对于个人而言团体意外伤害险对于保障个人财产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解析团体意外伤害与医疗保障的定义入手,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提出以团体意外伤害险推动医疗保障的现实路径,以其对相关研究建言献策。
简介:摘要:相对于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由于其所具有的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手术场景中。在临床中,腹部穿刺器穿刺腹壁组织进入人体,发挥着为各类外科手术器械提供通道的桥梁作用。现行行业标准《YY/T 1710-2020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对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的穿刺性能作出了要求,但对于穿刺材料的选择尚不完善,给模拟检验及临床评价带来困难。本文采行业标准YY/T 1710-2020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穿刺性能试验方法所规定的猪腹部组织作为穿刺材料,针对不同肌肉层厚度猪腹部组织进行了穿刺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肌肉层厚度的增大,穿刺力呈近似正比例增大趋势,不同肌肉层厚度的穿刺模拟物对实验结果有着较大影响。实验结果为后后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以及企业产品技术要求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海运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海洋有关的港口码头以及涉及海运的单位也逐渐增加,给航海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航标巡检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标管理站是航标管理维护的最前沿部门,航标巡检维护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辖区船舶的海上航行安全。本文结合基层航标站工作实际,重点探讨一下如何做好航标巡检维护中人员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影响效果。方法:筛取 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腹部手术患者,研究中依照1:1随机分组的原则,运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以及观察组(47例),分别为不同小组中患者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组间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开展全科护理,对不同小组中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小组之间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腹部手术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为患者开展全科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 摘要】 颅脑外伤具体的症状包括:脑震荡、颅骨骨折、颅内出血、颅内血肿等情况。主要救治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问题。目的 就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选择和制定深入探讨分析。方法 现将于 2017 年 3 月~ 2019年 2 月来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治疗就诊的 82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对比结果。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每组患者各 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性神经外科护理方案,针对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及恶性并发症突发概率等数据结果,比较临床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针对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93.45%,高于常规组的 8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护理方案干预后,针对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 97.56%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 8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针对组患者恶性并发症的突发概率 4.87%,优于常规组患者 12.20%( P< 0.05)。结论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期较长,因此,需要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以实施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和康复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照顾患者情绪感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效抑制恶性并发症突发概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建议在临床医学护理方案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颅脑外伤患者 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6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62例(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下肢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良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能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并发症也相应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探讨分析法医学伤残鉴定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选择某市于2020年1月-2022年8月发生的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30例伤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伤者的案例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得出以下结果:30例病例中有5例(18.33%)未达伤残等级,24例(80.00%)为10级伤残,1例(1.67%)为9级伤残。30例伤者中十级伤残案例最多24例(80.0%2),未达伤残5例(18.33%),九级伤残1例(1.67%)。X检查有23例(78.33%)鉴定为九级与十级伤残者,CT检查有6例(21.66%),合并MRI检查有韧带损伤有19例(63.33%)。结论: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法医学的伤残鉴定应建立在了解伤者的关节活动度的状态下进行,同时经过辅助检查后,对伤者的严重程度、诊断方法、治疗的方法、年龄、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依据,以期提高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的准确度。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之后ICU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72例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设置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ICU护理干预,之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7.78%,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之后实施ICU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对颅脑外伤性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夏津县人民医院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实质出血诊断中CT检查准确度、检出率与MRI检查基本持平;慢性期与亚急性期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MRI检查准确度、检出率高于CT检查;急性期与超急性期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CT检查准确度、检出率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颅脑外伤性出血各有优势,在脑出血早期推荐采用CT诊断,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利用MRI检查进一步诊断。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善颅脑外伤性出血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外伤性腰椎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的特征,该方法可提高外伤性腰椎骨折的正确诊断率,也可探讨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外伤性腰椎骨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比来进行研究,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的60例腰椎骨折病人,以X线组与CT检查组相对照,将其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检查外伤性腰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及评分均优于X线组。以上数据P均<0.05,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组间差异性显著。结论:X线和CT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点, X线价格低廉,检查速度快。CT检查诊断效果好,扫描方法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这样能够更好的完成诊断治疗工作。X线与CT相比,CT对创伤性腰椎骨折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