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代音乐史和音乐批评各自以其独立的身份,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当代音乐研究的任务。音乐批评通过即时性的理性观照和价值评估,完成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第一次抽象,从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音乐史学和音乐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音乐实践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音乐批评的即时性。理解音乐批评的即时性,既有助于认识音乐批评的学科本质属性,也有助于确立音乐批评的学科对象和独立学科地位,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健康、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音乐批评的界定以及围绕音乐批评的不同理解,然后从音乐批评的基础理论、批评史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批评家和批评实践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音乐批评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能性。
简介:纵横经纬,建构批评.--这就是笔者读过明言新著<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①(以下简称)与②(以下简称)之后的总体感受.
简介: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现象和流行音乐文化进行过尖锐的抨击,本文概略集中了其中一些批评言论.同时也注意到德国学者彼得·维克、美国学者富兰克·逖罗等人与其相反的言论.世界流行音乐大潮就在学者们的这种批评与反批评中按自身的运行轨迹发展.
简介:现在戏曲评论已是群众性的活动,一个戏演出了,领导要讲话,评论家要发言,一般观众也要通过微博、微信发表意见。很多地方在剧本写出后就要开论证会,听取如何修改提高的意见。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受很多磨难。我听到过一位导演忿忿然地说:“对于戏剧,谁都懂,都能说三道四。”但是对于专业的戏曲批评来说,我觉得又确实很难。
简介:一、音乐批评学是一门亟待设立的学科音乐批评学是一门亟待设立的学科.虽然在古今中外音乐的历史上诞生过许多音乐批评的经典性文本,但是,把音乐批评作为一门学科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文本却微乎其微.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音乐批评自身的非议纷至沓来.追根求源,笔者以为这些非议,无出于学科主体意识不足、学科本体意识模糊、学科理论体系孱弱、批评操作能力有限、学科历史定位不明之外.而确立这些意识、观念、方法、体系等,又无不寄希望于音乐批评学学科体系的坚实确立与长足发展.
简介:笔者与居其宏老师就音乐批评的对象问题分歧已久。对此问题进行基本的“词语梳理”关乎本学科的学理基础与现实操作之“大局”,也关乎本学科的现实生存与未来发展之“命运”。居其宏老师以为,现实生存着的主体对“当下”的各类音乐事项开展的理性审视活动,才是音乐批评的学科对象;笔者则以为,对既往的、历史的音乐事项的诸类评价,应当音乐批评学科的题中应有之议。
简介:
简介:戏曲批评(评论)是与戏曲创作演出同步出现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远比不上创作演出那么发达,只是戏曲领域的点缀。晚近的历史进程中,戏曲批评(评论)家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戏曲批评(评论)的发展最初固然与戏曲创作演出的需求相关,但是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关它是否能够拥有独立的价值,是否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与写作规律等,就必然要成为批评(评论)界关注的话题。
简介:不言而喻,音乐批评的标准是音乐批评学得以确立的前提性问题。在这里,我们将对这个前提性问题做出一定的探究。具体来讲,我们将主要揭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音乐批评标准的本质性问题;第二,音乐批评标准的基本属性问题;第三,音乐批评标准……
简介:称戏曲中搬演鬼故事的剧目为“鬼戏”,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这类剧目,自从被如此划分以后,曾在较长的时间里从舞台上消失,评论者也寂寞了,于是,“鬼戏”在那段时间里,好象成了戏曲中的一个敏感而又特殊的分子。但毕竟它仍然是戏曲的一部分。戏曲属于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形态。在戏曲研究中,本着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精神,我们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应回避历史,怎样立脚于现在,正确地回顾过去,想来颇有必要。拙文不揣浅薄,就有关“鬼戏”的两个问题试加论说。
简介:红藤草·批评尺度及其他程言今年5月有幸在北京观看了湖南株洲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红藤草》,很是高兴。在听到不少行家对它的赞扬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批评意见,由此而引发一点感想,一吐为快。《红藤草》从表层看,是描写下岗技术干部大山回到贫困的家乡,带领...
简介:梅鼎祚(1549—1615),字禹金,号胜乐道人,安徽宣城人,是中晚明名噪一时的戏剧作家。其“士林争购之,纸为之贵”的《玉合记》,被誉为“骈绮派巅峰之作”,引发了中晚明文人的广泛讨论。与汤显祖同时代的他,不仅是位有着不俗文体创造力的戏剧作家,还是位有着相当理论深度的戏剧批评家。
简介:本文是站在"音乐批评"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与梳理中国音乐历史(着重于古代)上的有关"乐论".试图通过这种审视与梳理,把中国音乐历史上出现的"音乐批评"事件、人物、话语等罗列出来;通过这种审视与梳理,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上"音乐批评"学科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利于中国音乐批评史的全面书写.全文分为这样几个时段:1.音乐批评的萌芽期(远古-先秦时期);2.音乐批评的成熟期(先秦-两汉时期);3.音乐批评的深化期(魏晋-晚清时期);4、音乐批评的转型期(晚清-20世纪).
简介:拙稿"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博士学位论文)呈请徐朔方先生指正不久,徐先生曾两度来函予以热情鼓励,并多有溢美之辞,近又著专文予以答复.①令晚辈感动的是,先生以汤学泰斗之尊,能如此谦逊地面对懵懂黄口的反对意见,并诚恳地视之为"重在讲理"的"批评"而非"装腔作势"的"批判".徐先生文章风范,实为晚辈楷模!
简介:科尔曼对歌剧的审美和评价有着非常独到的个人观点。他认为歌剧的本质是戏剧,但他对戏剧的所指并非通常的剧本、情节,而是音乐,他认为只有用音乐来支撑的戏剧才是好的歌剧,这是歌剧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他所指的音乐,又是什么样音乐?这在科尔曼心中是有严肃的标准的,他对歌剧作品的鲜明褒贬,都是出自他的这一标准。本文正是主要抓住这个被国内研究科尔曼歌剧思想所忽视的关键点,对他的歌剧批评思想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揭示和分析。
简介:1-1,老子是伟大的。伟大的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言说”(日常生活中狭义的语言,即某种形而下的“器”)之间,有一种并非同一的关系。
简介:如果自二元对立方法对'批评'进行划分,可分为'自批评'与'他批评'。在'自批评'中,批评主体既是作家本人,亦是评论家,批评客体则指作家己作。换言之,'自批评'活动是由作家本人及其作品两者构成,从而形成一种文学意义上之单维关系。文学批评应为一种双向的批评模式,即'自式'与'他式'相结合的批评模式,而学术上长期重视'他批评',而忽视'自批
简介:夏写时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批评时,曾做出一个论断:“批评落后于创作,这虽然不是规律,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①其实,何止是在古代,当下的戏曲批评同样滞后于戏曲实践。如今,当戏曲艺术正艰难地走出低谷,创作活力被逐渐激发,演出市场呈现复苏迹象时,戏曲批评依然无法令人满意,能够从理论高度对戏曲艺术进行精深把握的批评并不多见,因而就对观众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对艺术家的创作也难以产生参考价值。戏曲界纷纷为批评的“失语”而痛心疾首。
简介:文章旨在对围绕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这部作品所引发的两篇批评文章的探讨为载体,引发对“音乐批评”的价值问题作出思考,认为:音乐批评对于受众深入理解具体音乐作品,引发对艺术理论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论音乐批评的即时性
音乐批评学学科存在的可能性
纵横经纬 建构批评——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与《音乐批评学》的批评
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
戏曲批评如何迎难而上——文艺批评标准学习笔记
音乐批评学刍议——“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一
何时何处不批评?——“何去何从”的音乐批评系列之三
音乐批评散议
戏曲批评(评论)专题
音乐批评的标准论
鬼神观念与“鬼戏”批评
红藤草·批评尺度及其他
论梅鼎祚的戏剧批评
中国音乐批评史纲(一)
关于汤显祖研究的“对话批评”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下)
器与道——兼评“音乐批评”
明代戏曲“自批评”之文献价值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音乐批评的价值——基于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两篇批评文章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