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采供血机构对血液标本的留取、运送、接收,保存和处理等过程进行监控,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1]标本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标本信息具有可追溯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 标签: 检测标本 质量 追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细菌检验标本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的9895例细菌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72例)和研究组(53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标本采集及处理,研究组对传统细菌标本采集、处理流程加以改进,实施规范化细菌标本采集、处理,比较两组的标本合格率。结果研究组的检验标本优良率、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检验标本直接关系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标本,从而确保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 标签: 细菌标本 检验质量 采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指导下痰液留取对痰标本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68例)按常规护士宣教,患者自己留痰。观察组(527例)由护士床旁指导下完成留痰,观察患者留痰率,痰标本合格率及白色念珠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留痰率、痰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白色念珠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士指导下痰液留取能显著提高痰标本

  • 标签: 痰标本质量 护士指导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上采集24小时尿标本送检的合格率,提高标本,制定了24小时尿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并应用于临床中。实施改进操作流程后1年,为90例患者送检标本,送检合格率为97.6%。改变24小时尿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实施后,提高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取得病人配合;各班护士认真履行各级各班职责,互相配合,加强层级质控。规范采集标本流程,并及时送检,从而提高了标本合格率。

  • 标签: 24小时尿标本 留取方法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医院细菌检验标本分析与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检验科的细菌标本16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个时间段各选取84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检验科对细菌检验标本采取质量控制。而后对比采取质量控制前后标本检验合格率。结果对比采取质量控制前后标本检验情况发现,检验前合格率为84.5%远低于检验后90.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院检验科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细菌检验标本 质量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检验中影像血液标本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应对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医学检验科存在误差的45份血液检验标本,分析其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结果45份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受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血液标本的检验等问题。结论影像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受检者自身原因、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检验中的操作不规范,都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要严格把关各环节,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以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程度。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标本 标本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标本与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关系。方法采用痰直接厚涂片法,萋—尼氏染色法,比较各种不同性状痰标本与抗酸杆菌的检出率。结果干酪痰检出率最高,依次为粘液痰、血痰,唾液检出率最低。结论痰标本与抗酸杆菌检出率密切相关。

  • 标签: 痰标本 抗酸杆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影响不断增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成为医学检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为目前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涉及人员较多,环节较复杂,较多的细节问题仍需进一步进行探讨、改进1。

  • 标签: 分析前 血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检测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检验现状入手,了解检验程序和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对临床生化检测中血标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临床生化检测 血标本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血液标本检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流程,就其操作程序而言,仅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否则将会对血液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使其准确性大打折扣。本文以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血液标本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标本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真空采血标本,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十年来真空采血标本进行分析,浅述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和改进措施。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真空采血方法不当,如溶血、标本量过多或过少、标本放置过久、真空采血管使用不正确、采集标本的部位不当、采血时间和采集的体位不当、止血带压扎不当等因素,易导致标本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真空采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掌握真空采血要求,提高采集的血液标本

  • 标签: 护士 真空采血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质量控制的措施,提高无偿献血者血液保存质量,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查阅无偿献血者血液质量控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制度,回顾性分析血液质量保存的有效性。结果在保存献血者血液标本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存在潜在的血液标本漏洞。结论依据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血液标本控制措施是杜绝血液标本出现问题的关键,可有效预防血液浪费,减缓血源紧张的血荒局面。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标本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对其血液标本以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7月我院门诊需接受采血的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采血前血管准备、采血时护理、拔针护理、血液标本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血液标本质量。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25例,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23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为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合格24例,不合格1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96.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2例,不合格3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88.00%,观察组血液样本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提高采血穿刺的成功率,而且有效的管理血液标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采血 穿刺 血液标本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与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关系,提高实验室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为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160份痰液标本,根据留取质量分为四类,脓样、干酪样痰;黏稠痰;血痰;口水样痰。直接萋-尼氏抗酸染色,涂片法检查抗酸杆菌,比较不同质量的痰液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结果干酪样痰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5.45%,血痰检出率为32%,粘液痰检出率为8.89%,口水样痰检出率最低。结论重视痰标本,指导病人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是提高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 标签: 痰标本 质量 抗酸杆菌检出率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某医院手术室2017年1-6月份和2017年7-12月份手术标本送检的手术各500例,汇总1-6月份手术标本管理中的缺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手术标本管理.结果:2017年1-6月份和7-12月份手术标本管理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促进了手术室手术标本的规范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标本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传统的尿标本留取流程,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针对影响尿标本采集正确性的主要问题,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重建尿标本采集流程,并对实施前后尿标本留取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比改进前异常数据减少。在尿标本送检率、送检完成时间及送检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改进后的尿标本采集流程提高了尿标本留取的准确率,为获得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尿标本 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护士的培训,拓展护理工作的内涵,提升了社区护理团队的服务能力,提高了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质量 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