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方法下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正畸治疗方式,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0%)、治疗满意度(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70%)、治疗满意度(6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0%)小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0%),且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临床价值显著、利于减小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促进意义,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选用随机数发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治疗配合等。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关怀,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明显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几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编号后随即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小儿急性阑尾炎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A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21%,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A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两种不同采血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RBC、RLT、HB及HC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WB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MCHC、MCV和MCH等指标比较(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在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溶血素,观察组给予患者新型溶血素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HCT、MCV指标高于对照组,RDW-SD、MCH指标低于对照组,但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其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到临床检验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进行临床检验的重要标准,整体的效果非常理想,并且更加经济环保,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案例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卫生院进行门诊产后访视的60例产妇,以护理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产妇在门诊产后访视时给予产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接受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例数为29,母乳喂养率为96.67%,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例数为21例,母乳喂养率为70%;且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8.31±1.24,对照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2.90±3.12。观察组产妇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门诊产后访视时给予产妇产后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入的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患者27例,分析对比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检查结果中顺向型23例,逆向型4例,顺向型主导节律有窦性心律18例,房性异位心律5例。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4~0.39(0.21±0.07)s,快径路顺传PR间期变化在0.15~0.24(0.17±0.06)s,慢径路变化在,0.31~0.63(0.44±0.08)s。逆向型主导节律有右室起搏心律2例以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2例,RP间期的最大增量变化在0.19~0.23(0.23±0.04)s,快径路逆传的RP间期0.11~0.17(0.15±0.03)s,慢径路逆传的RP间期0.31~0.56(0.44±0.07)s,4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单个心室回波,其中有1例不伴RP间期跳跃式延长,其机制为激动经慢径路发生文氏型逆传,随后诱发快慢型AVNRT。结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变化性极强,但是,大部分房室结双径路通过推理性分析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通过将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舒芬太尼治疗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良好,可以改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时使用相对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呼吸内科临床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其中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患者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其中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上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