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抢救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的抢救及护理配合。结果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均用介入方法在腹主动脉置入球囊,术中阻断腹主动脉,其中有2例出血量超过1000ml,立即启动产科大出血应急预案,按摩子宫,维持输入缩宫素,15分钟后再次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宫缩逐渐好转。5例手术均未发生出血性休克,平均出血量870ml,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其中评分7分的新生儿经抢救转危为安,母婴平安。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人员紧密合作,积极控制产后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CTA检查过程中检查技术的科学应用。方法对180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PhilipsHelical64排螺旋CT行头颈部血管增强扫描,用VR、MIP、MPR以及AVA后处理技术处理,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检查效果,分析扫描技术,推导出更加科学的检查技术方案。结果检查成功176例,其中正常64例,血管变异24例,动脉瘤20例,动脉闭塞19例,动脉狭窄39例,动静脉畸形2例,Moyamoya病8例。结论64排螺旋CT的头颈部CTA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对头颈部血管的解剖、变异、狭窄准确显示并诊断,其检查技术的科学应用对检查的成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例,分别给予传统人工假体治疗、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关节功能评分、骨缺损长度以及软组织缺损面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92.03±19.23)分、(85.44±16.00)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84.28±21.70)分、(91.02±14.00)分较对照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76.00±18.13)分、(72.40±15.11)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71.77±20.40)分、(84.55±12.00)分明显升高;观察组骨缺损长度(0.38±0.13)cm、软组织缺损面积(0.68±0.19)cm2较对照组骨缺损长度(1.64±0.64)cm、软组织缺损面积(1.70±0.71)c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后,关节功能、骨缺损长度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再住院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分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予以入院评估,护理计划,指导氧疗,用药指导,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指导陪护人员协助患者拍背排痰,以及给予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了延续性护理。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4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儿都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24±2.19分和87.02±4.10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中,抽取78例进行本次研究,并将78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结果未经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差不大(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CU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对ICU病房的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十分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促进其治疗效果,可行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放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与放疗,观察组放疗期间的皮肤损伤、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血液系统异常等毒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可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和剂量,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对其临床应用优越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鼓楼医院2014年01月01日—2016年12月31日151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8例接受开放手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3%)低于对照组(13.07%),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临床效果明显,治疗结肠癌应用优势显著,能够提高手术操作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度、透析配合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临床路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P<0.05;临床路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度、透析配合度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临床路径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的可行性高,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对透析治疗的认知和配合,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