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1998年5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NF1患者15例,分为局限型和巨大型两类,均行多学科计划性手术。结果每位患者手术1~5次,平均2.6次。15例病变4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除暂时性面瘫2例,涎瘘、视力下降各1例外,其余未发生明显术后并发症。15例患者术后随访1.5~6.5年,4例近全切除者未发现残留病变明显再生长,其余11例发现残留病变有不同程度再生长,但目前均尚未引起新的功能和美观问题。结论NF1是一种神经源性疾病,病变通常较难完全切除,而次全或部分切除又常导致残留病变再生长。我们建议进行多学科计划性手术治疗,对局限型病变力求近全切除,巨大型病变若不能近全切除,则以改善功能障碍和畸形为主。长期随访和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控残留病变是必须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有髓神经纤维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将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用大鼠脊髓匀浆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做抗原单点皮下注射造模,造模后观察发病情况,并用BBB标准进行临床评分,约1周左右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入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后观察大鼠运动功能并用BBB标准评分,连续观察约4周后,所有大鼠灌注处死,取脊髓制成切片,用HE染色法染色并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BB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BB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HE染色光镜切片比较,模型组明显出现髓鞘肿胀、脱失,局部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髓鞘肿胀有所缓解,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脊髓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修复有一定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的膀胱各层组织神经纤维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明确其在Ic致病中的意义。方法51例IC患者为实验组(男9例,女42例),27例非IC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O’Leafy.Sant、VAS评分和膀胱镜检,两组均行PGP9.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和神经纤维计数。结果两组膀胱组织的神经纤维密度(NF—PN)分别为5.07±1.33/cm^2、3.82±1.18/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两组黏膜层、黏膜下层、逼尿肌层的NF-PN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19、0.016)。O’Leafy.Sant评分中的ICSI、ICPI与黏膜下层、逼尿肌层的NF-PN有关(P均〈0.05),而VAS评分与黏膜层、黏膜下层的NF—PN有关(P均〈0.01)。结论IC患者膀胱组织的黏膜层、黏膜下层、逼尿肌层的神经纤维密度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膀胱疼痛症状与黏膜层、黏膜下层的神经纤维增多有关,而尿频、尿急症状与黏膜下层、逼尿肌层的神经纤维增多有关,表明膀胱组织的神经纤维增多可能是IC的致病因素之一。
简介:目的介绍大鼠脊髓白质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树脂切片的两种染色方法并比较其效果。方法灌注固定后从SD大鼠的椎管内取出脊髓,沿垂直于其长轴的方向切取2mm厚的组织块,制作甲基丙烯酸树脂包埋切片,分别用过碘酸一雪夫试剂一亮绿(PAS—G)以及过碘酸一雪夫试剂一苏木精(PAS—H)复合染色法,显示脊髓白质内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结果两种染色方法所示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的边缘,均被染成紫红色,清晰易辨。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和髓鞘在PAS—G染色法中分别被染成绿色和粉红色,而在PAS—H染色法中均被染成淡蓝色。结论PAS—G复合染色法以及PAS—H复合染色法均可清晰显示脊髓白质内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前者可更好地分辨轴突。
简介: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估计在1/2500~3000,由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多种突变引起。NF1患者发生神经、间质性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风险增加并时有报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特定的KIT-或PDFGRA-信号传导的间充质肿瘤,NF1伴发GIST患者中,绝大多数肿瘤发生在空肠或回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胼胝体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影像特点。方法选取36例自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经过MRI、CT检查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对主要临床特点及磁共振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胼胝体梗死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偏瘫、面瘫、舌瘫、小便失禁、感觉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情感障碍、语言障碍;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其他部位梗死,其中双侧少于单侧,左侧少于右侧;17例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脑血管形态不正常;所有患者共检测出病灶55处,膝部及体部所占比例最大,压部较小。结论胼胝体梗死在临床上的表现较为复杂,磁共振成像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层厚度测量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3.31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参考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将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20例纳入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20例纳入NPDR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组),均行OCT检查,测量RNFL、黄斑层厚度。结果:NDR组较健康组下象限减小(P<0.05),黄斑层厚度均增加(P<0.05),其他无差异(P>0.05)。NPDR组较健康组、NDR组RNFL厚度均减小,黄斑层厚度均增加(P<0.05)。结论:伴随病变,DR患者早期视盘周围RNFL厚度逐步降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逐渐增加,实施OCT可对患者病变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