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新型化疗药物、靶向治疗等的应用,大大延长了晚期肺癌的总生存期,但是由于肺癌高度的转移性,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抑制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在晚期NSCLC患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此对PD-1/PD-L1抑制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 标签: 肺癌 免疫治疗 PD-1 PD-L1
  • 简介:【摘要】目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联合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0年12月,止于2022年11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中晚期肝癌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中晚期肝癌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其中,TACE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PD-1抑制联合TACE治疗方案用于实验组,就2组疗效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实施PD-1抑制联合TACE治疗方案,能够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延长中位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PD-1抑制剂 TACE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联合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0年12月,止于2022年11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中晚期肝癌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中晚期肝癌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其中,TACE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PD-1抑制联合TACE治疗方案用于实验组,就2组疗效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实施PD-1抑制联合TACE治疗方案,能够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延长中位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PD-1抑制剂 TACE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1抑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晚期胃癌45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用常规的化疗,研究组用PD-1抑制联合常规化疗,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达(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单一的化疗效果有限,化疗联合PD-1抑制能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PD-1抑制剂 晚期胃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接受PD-1抑制治疗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间隔2-3周测定1次甲状腺功能,根据患者甲状腺损伤情况分为正常组、损伤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甲状腺相关指标,调查两组一般资料,分析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经PD-1抑制治疗恶性肿瘤有23例发生甲状腺损伤,发生率为26.74%,其中甲减17例,甲状腺毒症6例;甲状腺损伤的发生中位时间为61(17-217)d,全部患者均未停止PD-1抑制治疗;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显示,女性、治疗周期≥6周、肥胖、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是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高风险,主要以甲减为主,受患者性别、治疗周期、肥胖、基线TPOAb因素影响,经药物干预可恢复正常,无需中断PD-1抑制治疗,但未来仍需加强甲状腺相关指标监测。

  • 标签: [] 甲状腺损伤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接受PD-1抑制治疗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间隔2-3周测定1次甲状腺功能,根据患者甲状腺损伤情况分为正常组、损伤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甲状腺相关指标,调查两组一般资料,分析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经PD-1抑制治疗恶性肿瘤有23例发生甲状腺损伤,发生率为26.74%,其中甲减17例,甲状腺毒症6例;甲状腺损伤的发生中位时间为61(17-217)d,全部患者均未停止PD-1抑制治疗;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显示,女性、治疗周期≥6周、肥胖、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是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PD-1抑制相关甲状腺损伤高风险,主要以甲减为主,受患者性别、治疗周期、肥胖、基线TPOAb因素影响,经药物干预可恢复正常,无需中断PD-1抑制治疗,但未来仍需加强甲状腺相关指标监测。

  • 标签: [] 甲状腺损伤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1例80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7+月”入院,既往肺鳞癌术,应用注射信迪利单抗7月后出现烦渴、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随机血糖27.8mmol/L,HbA1c8.0%,尿酮体阴性,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再次因血糖控制不佳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诊断为PD-1抑制相关1型糖尿病,予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对于接受PD-1抑制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1型糖尿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PD-1抑制剂 1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肺癌极高的病死率使其得到了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肺癌的防治也成了长久以来医学界重点的研究课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所占比最高,现行治疗手段难以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生存几率,需要探索新疗法打破瓶颈。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可谓是医学史的里程碑事件,本文主要对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PD-1 PD-L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1抑制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PD-1抑制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14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 RECIST评价疗效、观察相关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14例患者中,有 8例达到部分缓解,4例稳定,2例进展,客观有效率(ORR)为57.1%,疾病控制率达(DCR)85.7%,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结论  PD-抑制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有较好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控,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PD-1抑制剂 晚期肝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和化疗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非小细胞肺癌病人3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和化疗,对照组行化疗。对比疗效。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联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和化疗法,效果显著。

  • 标签: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同步放化疗)与观察组(30例,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实施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PD-1抑制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类新的抗肿瘤治疗方式,本文介绍目前两大全球最热门药物pembrolizumab、nivolumab免疫治疗的情况,为抗肿瘤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治疗 PD-1 PD-L1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的肿瘤。EB病毒感染是NPC的高危因素,与NPC密切相关。虽然鼻咽癌对放化疗敏感,但是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在局控率和总生存上仍不满意。对鼻咽癌组织程序性死亡因子PD-1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1的相关临床研究,有望在鼻咽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 标签: 鼻咽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PD-1) EB病毒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1)
  • 简介:背景:目前关于联合应用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酶抑制在胰岛细胞分离纯化过程中对胰岛细胞的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有报道。目的:比较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酶抑制对胰岛细胞在分离纯化及培养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猪,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猪胰岛,培养24h后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消化时加抑制组仅在消化过程中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酶抑制。③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在消化及培养的过程中均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酶抑制。AO-EB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β细胞所占百分比为66.91%,消化时加抑制组为84.58%,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为87.15%;空白对照组活细胞、凋亡细胞及死亡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6.52%、16.15%、21.25%,消化时加抑制组分别为62.27%、14.66%、14.47%,消化及培养时加抑制组分比为73.09%、6.83%、10.28%。结果表明,在消化以及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均加入Caspase抑制及Cocktail蛋白酶抑制可明显减少细胞的损失,并且可以增加胰岛β细胞的百分比。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胰岛细胞 CASPASE抑制剂 Cocktail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s抑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目前一代、二代MMPs抑制属于广谱抑制,由于其副作用大、可溶性差限制了临床应用。MMI-166作为新型选择性MMPs抑制,克服了一代、二代抑制的缺点,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MMI—16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血清AFP、CEA水平与晚期肝癌患者PD1抑制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医院接受PD1抑制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预后不良的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不良组,并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PD1抑制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预后良好的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良好组。针对两组血清AFP、CEA水平进行检测,并评估血清AFP、CE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良好组血清AFP、CEA水平均低于不良组,P<0.05,血清AFP、CEA水平可以预测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效果。针对两组不良反应统计,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FP、CEA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晚期肝癌患者PD1抑制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效果,并为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 标签: 晚期肝癌 PD1抑制剂 阿帕替尼 血清AFP CEA
  • 简介:<正>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其发病率为0.1%~2.5%,就诊多见于成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肾脏体积增大、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其致病基因有3个,分别为PKD1、PKD2和PKD3,前两者均已被成功定位和克隆,而对PKD3的报道则较少。PKD1约占致病基因的85%,定位于16p13-3,编码分布于细胞膜的一种糖蛋白——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PKD2约占致病基因的15%,定位于4q22~23,编码钙离子通道——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PKD3约占致病基因的1%,由Daoust和deAlmeida分别于1994年和

  • 标签: 抑制剂 西罗莫司 肾脏体积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肾脏功能 体积增大
  • 简介:摘要:质子泵抑制是一类新型的、不断发展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与胃壁细胞质子泵结合,使H+-K+-ATP 酶失活而产生抑酸作用[1]。目前临床疾病中的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多数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抗酸药,一是抑酸药。一般情况下,对于溃疡等患者,服药疗程较长,而抗酸药物服用次数较多,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作用迅速,抑酸作用时间较长,服用次数相对较少,因此一般选择质子泵抑制进行治疗。各类质子泵抑制在作用机制、作用决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根据药物特点选择药物,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1]。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溃疡 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