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方法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36例,以处于激素依赖期前列腺癌患者39例为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按程序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CD3+T、CD4+T及CD8+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D(16+56)+N水平亦下降明显(P〈0.05),而CD4+/CD8+T比值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脏器转移患者CD3+T、CD4+T、CD8+T及CD(16+56)+N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其他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监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对足细胞凋亡影响,及氧化应激在其中作用。方法:小鼠足细胞株由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PeterMundel教授馈赠。用钙磷脂结合蛋白Ⅴ-荧光异硫氰酸盐(FITC)和碘化物(PI)标记细胞,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FACS)法来计数凋亡和坏死细胞。DharmaconOnTargetPlusSMARTpoolsiRNA试剂和AmaxaRNAinucleofection试剂盒成功转染siRNA到足细胞。绿荧光蛋白载体证明转染有效性,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来检测siRNA转染足细胞后AGE受体蛋白(RAGE)靶基因蛋白质和mRNA表达。用LS50B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活性氧,根据波长485nm在530nm发射荧光来判断活性氧(ROS)产生。观察活性清除剂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能否减少AGE-BSA诱导细胞凋亡。结果:AGE引起足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随AGE浓度增大,凋亡发生率逐渐升高;RAGEsiRNA能减少60%~70%RAGEmRNA和蛋白质表达;ROS清除剂NAC可明显减少AGE-BSA引起ROS产生和足细胞凋亡。结论:AGE与RAGE作用后活性氧产生增加,活性增加可能是AGE引起足细胞凋亡途径之一,可通过抗氧化减少ROS产生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 标签: 足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活性氧 凋亡
  • 简介:目的作为成年人中最常见肾癌,肾细胞癌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急需研发新治疗手段。长春花碱和NVP-BEZ235均用于多种癌症治疗,但是其二者联合治疗肾细胞效果如何,仍有待研究。本文以Caki细胞系为模型,研究长春花碱与NVPBEZ235联合制剂诱导人肾肿瘤细胞凋亡活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对人肾肿瘤细胞系Caki细胞系进行模拟处理(阴性对照)或者长春花碱、NVP-BEZ235以及长春花碱+NVPBEZ235处理24h后,收集细胞样品,分别通过Annexin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杂交检测Caspase-3以及Mcl-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通过RT-PCR检测Mcl-1RNA表达水平。结果长春花碱和NVP-BEZ235单独使用时,并不能显著诱导Caki细胞凋亡,而长春花碱+NVP-BEZ235则可以凋亡细胞比例达到60%左右。进一步浓度梯度实验表明,二者联合使用诱导凋亡能力与长春花碱和NVP-BEZ235浓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长春花碱和NVPBEZ235单独使用时,并不对Caspase-3表达水平产生明显影响,而长春花碱+NVP-BEZ235联合使用时,Caspase-3水平显著上调。对Mcl-1检测发现,长春花碱和NVP-BEZ235单独使用和联合作用均未使Mcl-1RNA水平产生明显变化。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也不对Mcl-1蛋白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联合使用时显著地降低了Mcl-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长春花碱与NVP-BEZ235联合制剂能够诱导人肾肿瘤细胞凋亡,并且其诱导凋亡机制与上调Caspase-3水平以及下调Mcl-1水平相关。

  • 标签: 长春花碱 NVP-BEZ235 人肾肿瘤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关系.方法:检测56例PN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黏附活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高、中、低表达无差异.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依次降低,健康对照组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与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阴阳两虚型低于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与PNS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虚证一项量化指标.

  • 标签: 红细胞 CR1 数量表达 相关基因 PNS 肝肾阴虚型
  • 简介:细胞是指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可以分化成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组织细胞细胞。近期研究表明,成人干细胞可以诱导产生超越自己胚层界限其他胚层来源细胞。如:骨、软骨、肺实质、肌肉、肝脏细胞等。本文就其向肾实质细胞分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细胞分化 肾实质 骨髓干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 成人干细胞 组织细胞
  • 简介:肾脏损害是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细胞疾病常见和特征性临床表现,由于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轻链过量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仅有23×10^3轻链自肾小球滤过,被肾小管重吸收,过多轻链重吸收造成肾小管损害。此外,恶性浆细胞疾病常伴发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均可造成肾脏损害。患者可有蛋白尿、本周(Bence-Jones)蛋白尿、

  • 标签: 恶性浆细胞疾病 肾脏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肾小管重吸收 相对分子质量 高黏滞综合征
  • 简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近年来研究炎症标志物热点,较其他白细胞成分具有更高稳定性。研究发现,PLR、NLR在慢性肾脏病(CKD)中有广泛应用,参与炎症反应、心血管并发症、肾性贫血等,影响着CKD发生、发展及预后,同时在高血压肾损伤、糖尿病肾损伤、狼疮肾炎等疾病中都有相关研究。本文拟对PLR、NLR在CKD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PLR、NLR用于CKD及相关并发症预测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PLR、NLR在CKD中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慢性肾脏病 微炎症状态
  • 作者: 邱庆华1,唐增秀2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1.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2.攀枝花市东区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
  • 简介: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甚微,很少见到管型,在病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渗出,在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管腔内,受酸性环境影响,蛋白质逐渐变性为凝胶,经浓缩堆积塑形成为管型。健康人无白细胞管型,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炎性病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时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淋巴细胞为主时多见于肾移植排异反应。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细胞管型鲜有报道。

  • 标签: 尿液;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管型
  • 简介:前列腺癌细胞主要向骨转移,肿瘤细胞与骨细胞相互作用导致局部骨形成和/或骨溶解。肿瘤细胞诱导成骨或溶骨病变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比较了两种前列腺癌细胞-成骨型MDA-PCa-2b与溶骨型PC-3细胞对成骨细胞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诱导 Stat3/5 溶骨型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以及细胞周期影响。方法:用不含或含有高、中、低浓度PNSRPMI-1640细胞培养液刺激体外培养正常大鼠MC。于实验终点,运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以及PNS细胞毒性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PNS能够显著抑制血清诱导大鼠MC增殖;通过减少MC进入S+G2/M期,从而抑制MC有丝分裂;且在本实验浓度内(100-400μg/ml)不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和细胞毒性。结论:PNS能通过抑制MC有丝分裂而抑制其活化、增殖,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得应用价值。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结合我院曾收治1例和国内1986~2017年个案报道44例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案、随访预后等。结果45例中,肿瘤好发于顶壁31例(68.9%);单纯性印戒细胞癌37例(82.2%),混合性印戒细胞癌8例(17.8%);TNM分期,T2期以上为37例(82.2%),其中T3期和T4期26例(57.8%);手术病例41例(91.1%),其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7.3%),膀胱部分切除术17例(41.5%),根治性膀胱全切术21例(51.2%);15例(36.6%)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行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13例(31.7%),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5例(12.2%),全身化疗+放疗3例(7.3%)。失访6例(13.3%);随访时间≤1年28例(62.2%),其中15例在1年内死亡,2例复发;1年2年只有3例(6.7%)。生存期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44个月无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约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13个月。结论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其治疗效果,但整体预后差。

  • 标签: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 印戒细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肾小球表达以及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对其表达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左肾摘除、阿霉素重复注射诱导FSGS大鼠模型。治疗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0.03ng·g^-1·d^-1,连用8周。检测3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血清白蛋白(SA)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测定。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ILK蛋白表达,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每个肾小球足细胞数目。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Cyst、GSI明显增加,SA、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ILK表达明显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GSI明显降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增多,足突宽度减小,肾小球ILK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增加照;S大鼠肾小球ILK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 标签: 足细胞 维生素D 临床分析 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人膀胱癌EJ细胞株中CD44基因小RNA干扰后细胞侵袭功能变化。方法小RNA干扰方法抑制EJ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小室研究shCD44-EJ细胞侵袭功能改变。结果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shCD44-EJ细胞与CD44单克隆抗体结合性下降,Westernblot检测CD44蛋白表达量减少,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小室研究结果显示shCD44-EJ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约50%。结论特异性沉默CD44可抑制EJ细胞侵袭能力。

  • 标签: 膀胱肿瘤 EJ细胞 CD44 RNA干扰
  • 简介:镰状细胞病(SCD)患者中发生血小板活性增高,但其病因及临床相关性仍不明。SCD一个重要合并症是肺动脉高压(PAH),以肺血管增生病变、形成及血管内溶血后血浆内释放血红蛋白清除一氧化氮(NO)导致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VillagraJ研究了血小板活性与SCD患者中PAH及NO清除关系[Blood,2007,110(6):2166~2172]。血小板激活以纤维蛋白原受体激活为标志,与PAH严重程度(r=0.58,P〈0.001)、血管内溶血试验标志物(如网织红细胞计数)(r=0.44,P=0.02)相关。体内实验中病理浓度细胞外血红蛋白作用于血小板后提高了基础及激活剂导致血小板活性,阻断NO受体对血小板活性抑制作用。

  • 标签: 血小板活性 镰状细胞病 肺动脉高压 血红蛋白 受体激活 细胞外
  • 简介: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为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具有“分子警察”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DNA损伤细胞生长:①启动下游p21基因;②转录启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growtharestandDNAdamageinductiongene45,GADD45);

  • 标签: 蛋白P53 肾细胞癌 DNA损伤 生长抑制 17P13 P21基因
  • 简介:1976年Stamper和Woodruff发现一种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命名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CAM是一类能介导细胞间黏附以及细胞外基质黏附糖蛋白。其种类繁多,作用极广泛,在胚胎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伤口修复、凝血与血栓形成以及肿瘤浸润和转移等多

  • 标签: 细胞黏附分子 IGA肾病 白细胞 内皮细胞 胚胎 发育
  • 简介:患者,女,46岁,主因阵发性高血压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患高血压,血压在180—140/110—90mmHg之间波动,一直在当地医院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1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头痛,并心悸和大汗淋漓,血压最高达220/130mmHg,排尿时尤其明显,口服一般降压药物不能控制,急来我院就诊,以“高血压”收住。平时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和遗传病史。入院后查心、肺、腹无异常,24h尿儿茶酚胺(CA)、香草基扁桃酸(VMA)均增高,怀疑嗜铬细胞瘤。查双肾上腺B超和CT均未发现占位,给予竹林胺治疗,待血压稳定后做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一直径约1.5cm大小肿瘤,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给予α-受体拮抗剂和俨受体拮抗剂治疗2周,待血压、心率稳定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肿物、膀胱部分切除,

  • 标签: 膀胱嗜铬细胞瘤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ofdifferentiation,Id-1)下调对膀胱癌细胞系化疗敏感性及药物诱导细胞凋亡影响。方法选取膀胱上皮癌细胞系MGH-U1,在构建Id-1si-RNA载体后,通过逆转录病毒将其转染至MGH-U1细胞,筛选出稳定低表达Id-1克隆(si-Id-1)和对照载体克隆(sscon)。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比较sscon细胞和si-Id-1克隆细胞对表柔比星敏感性;Ⅰ型胶原侵袭实验证明Id-1下调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影响;Western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比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研究Id-1下调对表柔比星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结果si-Id-1克隆细胞对表柔比星敏感性显著高于sscon细胞;si-Id-1克隆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sscon细胞;Id-1下调会诱导凋亡通路激活因子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从而证明Id-1下调会增加表柔比星诱导细胞凋亡。结论膀胱癌细胞Id-1下调可以增加抗肿瘤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

  • 标签: ID-1 化疗敏感性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