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解剖性汽化切除术(AVIT)和选择性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的患者136例,年龄53~85岁。前列腺体积30~104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68例行AVIT(纳入观察组),68例行PVP(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例和6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术前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年龄[(66.8±6.5)比(67.3±5.4)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2±4.7)比(23.5±4.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7(4.1,4.9)比 4.6(4.2,5.0)分]、最大尿流率(Qmax)[(6.9±2.8)比(6.8±2.6)ml/s]、残余尿量(PVR)[(137(52.8,190.9)比119(70.6,172.1)ml]、前列腺体积(PV)[70.5(60.6,80.9)比68.2(61.2,80.5)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4(3.5,5.1)比4.4(3.4,5.0)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激光持续时间更长[69.0(64.6,75.0)比55.8(49.1,63.4)min,(36.3±9.9)比(31.3±9.3)min],术中激光能耗与能量密度更高[(297±20)比(240±20)kJ,(4.50±1.35)比(3.73±1.17)kJ/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IPSS、Q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参数方面,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PV、PSA较对照组有更大幅度下降(56%比47%、70%比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发生。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为6.3%(4/63),低于对照组的18.2%(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潴留、膀胱颈口挛缩、继发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绿激光AVI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与PVP相比,AVIT去除的腺体组织更多,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的诊治理念是通过一种或多种检查方法怀疑前列腺癌后,均要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后再给予后续治疗。随着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PSMA PET/CT)的应用,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水平进一步提升,联合这些检查,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几乎达到100%。并且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及手术技术改进发展迅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安全性明显提升,术后恢复明显加快。因此,我们提出了前列腺免活检的理念,即对于前列腺mpMRI和PSMA PET/CT高度怀疑的前列腺癌,可直接手术治疗。前期初步临床实践也证实了这个理念是可行的。然而前列腺免活检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任何一个新理念的提出均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论证,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支撑。将来或许免活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将会成为临床上一个新的选择,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尿路功能障碍及排尿相关的脊髓神经通路病变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至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CP/CPPS患者,描述患者下尿路、下消化道和躯体疼痛症状、尿动力学指标及用MRI评估脊髓神经病变和盆腔脏器的形态改变,分析脊髓神经通路病变与下尿路功能障碍、下消化道功能障碍和疼痛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患者126例,年龄[M(Q1,Q3)]为41(31,53)岁,病程2(1,20)年。患者存在下尿路功能障碍症状126例(100.0%),下消化道症状72例(57.1%),合并复杂多变的躯体疼痛症状88例(69.8%)。MRI显示,颈椎椎间盘中央型突出(126例,100.0%)常伴随脊髓内脏传出神经通路区域的缺血性改变(82例,65.1%),腰椎椎间盘中央型突出(65例,51.6%),骶神经根囊肿(97例,77.0%),以及盆腔内含平滑肌脏器的形态改变如膀胱壁增厚(91例,72.2%)、精囊扩张(70例,55.6%)、乙状结肠/直肠异常扩张(59例,46.8%)等。结论CP/CPPS患者具有下尿路症状、下消化道症状和躯体疼痛共存的特点。多个系统功能障碍共存,结合排尿相关的脊髓神经通路病变高发等特点,提示脊髓神经通路病变在其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成MRI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前列腺MRI常规序列和磁共振图像编译(MAGiC)序列扫描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19例[共122个感兴趣区(ROI)],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58例,61个ROI)和非前列腺癌组(61例,61个ROI)。前列腺癌组为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8~85(69.8±5.9)岁,依据发生部位分为两个亚组:外周带癌组(43例,45个ROI)和中央腺体癌组(15例,16个ROI)。非前列腺癌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41~81(68.6±7.0)岁,依据发生部位分为两个亚组:外周带非癌组(45例,45个ROI)和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例,16个ROI)。前列腺癌病灶分为低危(GS≤6分)和中/高危(GS≥7分)。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 MAGiC图像经过后处理后得到T1、T2、质子密度(PD)值,同时用相关软件进行后处理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诊断前列腺癌和鉴别低危、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定量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外周带癌组的T1值和T2值[M(Q1,Q3)]均低于外周带非癌组[1 201.3(1 103.5,1 298.2)ms比2 274.0(1 620.9,2 776.5)ms;78.0(74.0,83.8)ms比(160.6±54.9)ms](均P<0.001),两组PD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腺体癌组的T1值和T2值均低于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 073.3(1 003.9,1 164.9)ms比1 340.8(1 208.5,1 502.8)ms;76.9(74.8,82.8)ms比95.1(82.8,103.4)ms](均P<0.001),两组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外周带癌组与外周带非癌组时,T2值显示出与ADC值相似的曲线下面积(AUC)(0.963比0.991,P=0.105),而区分中央腺体癌组与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时,T2值、T1值与ADC值的AUC均相似(0.867、0.930 比0.938,两两之间均P>0.05)。ADC值、T2值均与 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47、-0.453,均P<0.001)。T2值和ADC值在区分低危和中高危前列腺癌时的诊断效能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787比0.943,P=0.069)。结论集成MRI获得的定量T1和T2值能够鉴别前列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T2值与ADC值诊断效能相当。集成MR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T2值能够区分低危与中高危前列腺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睡眠脑电慢波活动(SWA)特征和腺样体与扁桃体切除后SWA的变化特点。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且完成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的24例重度OSA患儿,及按年龄、性别成组匹配且排除OSA的儿童26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计算睡眠脑电SWA强度。比较重度OSA组手术前和对照组,以及重度OSA组手术前后PSG指标和SWA强度的差异,并分析SWA强度与PSG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OSA组手术前年龄为(6.1±1.7)岁,其中男性20例(83.3%),手术与随访的时间间隔M(Q1,Q3)为6.3(5.8,7.1)个月。对照组年龄为(6.2±1.1)岁,其中男性20名(76.9%)。重度OSA组手术后[M(Q1,Q3)]非快眼动睡眠1期(N1期)占总睡眠时间比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ODI)和血氧饱和度(SpO2)<90% 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的分别为6.8%(5.6%,8.9%)、1.2(0.4,2.4)次/h、2.1(0.7,4.3)次/h和0(0,0),均低于手术前[分别为9.1%(7.5%,16.8%)、21.6(14.1,39.5)次/h、23.1(10.2,36.0)次/h和0.8%(0,3.9%)],非快眼动睡眠3期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快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和最低SpO2分别为(24.3±5.7)%、(19.1±3.7)%和91%(86%,94%),均高于手术前[分别为(19.0±5.3)%、(15.4±3.9)%和83%(70%,88%)](均P<0.05)。对N1期SWA强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OSA与睡眠时间进程间无交互作用(F=0.02,P=0.997),OSA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5.12,P=0.040),重度OSA组N1期SWA强度高于对照组[SWA强度重度OSA组手术前-对照组(95%CI):0.379(0.020,0.739)],睡眠时间进程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66,P=0.191);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与睡眠时间进程间无交互作用(F=0.88,P=0.461),手术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8.95,P=0.010),OSA患儿手术后N1期SWA强度低于手术前[SWA强度手术后-手术前(95%CI):-0.572(-0.982,-0.162)],睡眠时间进程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6.33,P=0.001)。N1期第4睡眠循环的SWA强度与ODI呈正相关(r=0.299,P=0.048)。结论OSA影响儿童N1期SWA强度,间歇低氧为其可能原因,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患儿N1期SWA强度。
简介:摘要尽管雄激素剥夺疗法对于进展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不可避免产生耐药,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其中,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再激活是CRPC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通过与靶蛋白、E3泛素化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对靶蛋白高效特异性降解,在CRPC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ARV-110,ARV-471、AR-LDD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PROTACs分子在研究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其与PROTACs联合应用或将对降低CRPC患者AR的表达,解决病情进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AR与CRPC的治疗,以及PROTACs的作用机制及特点,PROTACs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现存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64岁女性胃体幽门腺腺瘤(PGA)患者,系罕见散发病例,且该患者无自身免疫性胃炎、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未感染幽门螺杆菌及无萎缩性胃炎。PGA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肿瘤。腺体呈现胃幽门腺分化,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胞质嗜酸性至嗜两性,无黏蛋白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具有胃幽门腺分化的标志物,包括黏蛋白5Ac(MUC5Ac)和MUC6。患者于2018年1月19日在静脉麻醉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最终病理诊断:胃PGA;肉眼分型:0~Ⅱa;病变范围:1.0 cm×0.5 cm;水平切缘及基底切缘净。PGA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也可行ESD完全切除。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唾液腺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90.2%),女6例(9.8%);50岁以上者占83.6%(51例);大多数原发肿瘤来自腮腺(73.8%,45例);57.4%(35例)的患者发生了颈部淋巴结转移,41.0%(25例)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有50例患者(82.0%)接受了辅助放疗;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43.3%,术后辅助放疗及放化疗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仅手术的患者。可见,对于唾液腺导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术后放化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重度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因障碍程度重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很难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由此造成儿童多方面发育受限,长期的功能障碍对儿童心理成长及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康复中心总结多年开展引导式教育的成功经验,针对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开展引导式教育小组课程,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儿童功能得到全面改善,还改变了家长以往对康复效果的悲观态度,积极参与儿童小组教育和家庭康复教育,使儿童的康复教育有了良性健康的环境。
简介:【摘要】中重度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学习数前概念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情境创设是培智学校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和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本文从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兴趣、生活适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策略探索来提高数前概念学习的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明胶海绵、牛跟腱提取胶原及聚酯尿烷纤维3种常用硬膜外覆盖物预防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切除L2~5椎板制作椎板切除模型,根据不同覆盖材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周12只):空白组(A组)、明胶海绵组(可吸收,B组)、聚酯尿烷纤维组(不可吸收,C组)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可吸收,D组)。于术后4周及12周取手术区域脊柱组织行大体观察(Rydell瘢痕粘连程度评级标准)、组织学观察(Nussbaum标准);并检测硬膜周围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3种瘢痕增生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各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48只大鼠全部存活。4周和12周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结果显示明胶海绵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不存在硬膜粘连,聚酯尿烷纤维组硬膜存在粘连,空白对照组粘连程度较重且存在脊髓受压。可吸收材料组与不可吸收组Rydell评级和Nussbaum组织学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周和12周可吸收材料组的bFGF、TGF-β1、VEGF等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可吸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周时免疫荧光实验证实bFGF、TGF-β1、VEGF表达在明胶海绵组(9.81±0.81、12.42±2.35、8.63±1.76)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12.70±2.02、8.23±1.03、10.19±2.67)均较聚酯尿烷纤维组(33.94±2.03、30.29±2.76、25.79±1.21)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牛跟腱提取胶原和明胶海绵可有效减轻脊柱术后瘢痕的增生及硬脊膜粘连。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5例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IPE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28~61岁。结果发现IPEH在MRI T2加权成像序列上主要表现为边缘高信号中心等/低信号或高信号内可伴散在点灶样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边缘强化或明显强化(低信号灶不强化);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病变内可见钙化。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女性患者,重度贫血,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年,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治疗有效,但因消化道不良反应多次减量或停药,贫血反复复发。环孢素加量后1个月出现全身多发骨痛,伴夜间爆发痛、皮肤痛觉过敏,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均无效,诊断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关疼痛综合征,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改为西罗莫司治疗PRCA后贫血纠正,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后患者疼痛快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