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甲申之变引起了江南士人内心剧烈的震动,以及拼死抵抗的行动。与之相比,北方士人,尤其是河南、河北士人相对平静地接受了“甲申”,没有多少对清朝的拒斥,甚至还有主动投身清政权的行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河南、河北士人与江南士人在甲申前后有着不同的经历。前者遭遇了明末农民战争及清军的数次入关,在战乱中所经历的生死离别、流离他乡、斯文扫地,让他们产生一种明朝气数已尽的认识;相较于此,在甲申前,江南士人尚沉浸在逸乐氛围之中,根本无法体会到北方士人的感受,直到甲申神京陷落的消息传来,江南士人才开始体验王朝灭亡的历史进程。随后清兵南下,奴变、奏销等等事件的发生,江南士人才有了与河南、河北士人相同的感受。由此,他们对清朝人关形成两种不同的认识。
简介:兰亭雅集是中国士人交游聚会的典范之一,始自东晋王羲之邀集四十二位江南名士在会稽举行雅集;此次活动,参与者众多,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场景,有诗文、书法与酒为媒介,与图像化的绘画相结合,形成诗书画融合的景象。江南士人三月初三日的兰亭雅集,将古代袚除污秽、男女相会的习俗,转化为文人群聚,以诗酒会友的春游雅集,成为古代士人高雅的群体活动。这种中古时期以门第高士为主的活动,随着唐宋科举取士、新兴士人阶层崛起,士人集会的类型增多、资源更丰富,活动内容愈趋多元,以兰亭为名的雅集在形式与风格上,对东晋故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与变化。特别是南宋到元朝间,由于政治、社会的骤变,士人交流集会趋于多元、样态复杂。本文探讨南宋到元代士人官僚以兰亭为名的雅集内涵与组织、结构变化,并呈现易代之际士人群体集会的差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