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256层螺旋CT成像诊断狭窄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选择性造影术(CAG)与256层螺旋CTA检查的疑似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经过分血管节段后,总共有1315段血管被评估。将CAG作为金标准,对CAT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准确程度,并对CAT诊断分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256层螺旋CTA在进行冠心病后,灵敏度为93.51%,特异度为40.00%,阴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82.79%,符合率为85.29%,t值为0.514(P<0.05)。256层螺旋CTA对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的准确度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45.28%、40.85%、51.43%。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A诊断狭窄程度时的医疗能力尚有不足,其能够作为疑似冠心病筛查方式或对低危冠心病复查的一种手段。

  • 标签: 256层螺旋CT 冠脉成像 冠脉狭窄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LEV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综合征可以提高TIMI分级,改善心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脉内注射 替罗非班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09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造影检查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造影检查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检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造影检查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检查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造影检查中应用。

  • 标签: 冠脉造影检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与心肌桥所在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的115例前降支M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为单纯的MB(A组),31例为合并前降支动脉固定狭窄者(B组)。结果MB的检出率为22.3%,均发生在左前降支。B组壁血管(muralcoronaryartery,MC)收缩期狭窄程度较A组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B长度、MB距左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动脉固定狭窄程度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正相关性(R=0.189,P=0.043),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负相关性(R=-0.188,P=0.043),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越重、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越近越易出现桥前血管固定狭窄可能。两组心肌桥相关解剖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示P>0.05,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MB长度、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均不是心肌桥桥前血管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固定狭窄的发生。结论心肌桥桥前血管易出现固定狭窄,与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相关,但心肌桥不是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迫器在造影及冠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192例造影及24例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器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造影及冠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器的患者舒适度增加,便于观察穿刺部位,并发症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结论压迫器止血使患者在接受造影或支架置入术后舒适性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动脉止血压迫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隆注射液治疗三支病变合并心衰(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造影三支病变合并心衰的住院64例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按照《慢性心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酌情使用硝酸脂类、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隆注射液8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连用14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脑钠(BN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两组治疗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隆注射液可降低三支病变患者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三支病变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斑块类型及冠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脑梗死组(46例)和非脑梗死组(126例).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并对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和非钙化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斑块的类型及冠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P=0.019);脑梗死组斑块节段总数和混合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相比,LMP=0.016,LADP<0.01,LCXP=0.003,RCAP=0.037,且混合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结论①与无脑梗死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合并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受累节段数明显较多;②混合斑块有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 标签: 脑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抽吸导管在介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试验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另外对照组40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回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7%,P<0.05),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级,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导管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血栓抽吸 导管 冠脉介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APN)、血红素加氧酶-1(HO-1)含量与急性综合征(ACS)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ACS患者78例作为ACS组,根据病变程度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15例),双支病变组(37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非冠心病人员72例作为非冠心病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APN、HO-1含量,分析血清APN、HO-1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清APN[(15.27±2.31)mg/L比(5.73±0.88)mg/L]、HO-1[(55.09±8.63)μg/L比(23.17±3.09)μg/L]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多支病变组的血清APN[(9.72±1.13)mg/L比(7.05±0.93)mg/L比(4.23±0.52)mg/L]、HO-1含量[(38.16±7.52)μg/L比(28.17±5.31)μg/L比(20.32±3.28)μg/L]显著降低,且多支病变组的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的(P〈0.05或〈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HO-1含量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B=-2.869,-2.742,P分别〈0.05,〈0.01)。结论:急性综合征患者血清APN、HO-1含量显著降低,且其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联素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近10年期间收治的200例急性综合征病人的心理调试,我们认识到,根据病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正确分析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施以针对性为病人进行了积极的心理调试,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加速康复。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调试 体会
  • 简介:急性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及梗死的病例现象,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ACS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体系,对ACS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4].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9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接受介入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1年内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及患者1年生存率97.7%(43/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5%、79.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高龄 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冠心病可疑病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的有无、分布特点及规律,提高基层医院对冠心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对所选罗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初-2014年底,根据临床可疑冠心病的筛选标准所选病例128例,经飞利浦FD-20数字平板探测器血管成像系统行选择性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阴性者15例,占11.72%,病变阳性者113例,占88.28%;所有血管病变具有不同的好发血管及区段.结论选择性造影不仅能够确定冠心病的有无,同时能够明确了解病变的性质、分布及程度,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决定性指导作用.关键词心脏冠状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影像表现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38-02

  • 标签:
  • 简介: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致死原因之一。由于临床试验常将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排除在外,导致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数据仍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很多已经得到循证医学反复验证的治疗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有限。

  • 标签: 高龄患者 治疗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 公共卫生事业 人均寿命 社会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高龄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60例行CT检查的高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检查方式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与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CT检查前后焦虑恐惧症状以及心率、血压变化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性。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高龄患者CT检查中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检查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龄患者 冠脉 CT检查 应用 作用影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