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摘 要:“东浙西蜀”结对帮扶是党中央东西部协作新阶段的决定。文化互融是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高级状态。诗歌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作诗”是传统诗教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融合的高级形态。基于两地特定情境的“云端”作诗是目前“东浙西蜀”协作文化互融的可行形式。
简介:精神闪烁态亲和,白发盈头感慨多。箴语寿人兼寿国,宝刀祛伪更祛魔。回归始有初基点,敬畏方能新伐柯。叙罢乡愁叙桃李,深深足迹嵌山河。
简介:准确地理解儒家诗教观,首先须区分普遍意义上的诗与文本意义上的诗。儒家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是对志、情的抒发。从生命存在的角度而言,情感是人类生命意志的经验性显现,诗歌是对生命意志的表达。志、情是合一的,是对人类生命意志的整体描述。志与情的区别是在人类情感内部显现的,分指情感的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儒家认为道德教化须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其关键在于恰当地抒发情感,而诗歌则被认为是其实现途径。诗教作为上古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便开始衰落,原因有三:礼乐制度的崩溃,诗歌的经典化与审美的独立。
简介:近日,读到宋治民先生亲笔签赠的新著《蜀文化》(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定价28元),感觉对蜀文化更有了一种新的、系统的认知和了解。由于笔者从事蜀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有十余年,愿将几点读书感言记录如下,供各位先生、专家指正。
简介:秦国军事上的强大离不开其制作精良的各种兵器,其中秦军使用最多的就是吕不韦戈.“蜀东工”吕不韦戈出土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属于战国晚期文物,现藏于成都博物馆.这件铜戈全长26.5厘米,援长16.8厘米,胡长15厘米,内长10厘米.由于它表面经过了“黑漆古”技术处理,所以至今黝黑光亮.
简介:清代诗人张问陶一生六度从长安到成都穿越秦蜀古道,创作了有关秦蜀古道的诗歌二百余首。他用诗歌记录了行走古道的艰辛历程,描绘了秦蜀古道雄奇隽秀的自然山水风光,寻访了秦蜀古道上众多的人文遗迹,吟咏赞叹了曾经在行走在秦蜀古道上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记录了清代白莲教起义时期秦蜀古道周边地区的社会状况及百姓们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这些诗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味隽永。
简介:中国是诗歌的王国,繁花似锦,高潮迭起。中国古典诗歌萌芽于原始文化,肇始于春秋战国,至唐而登峰造极,经宋到元则江河日下,越来越不景气。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闻一多先生也认为,宋元诸家“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别说了”。
简介:以诗歌、对联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形式。我国有不少名家和教师,运用此种教育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就是诗教的典范。早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在学生自修室通往教室、饭堂的过道上,悬挂小黑板,用于诗教。针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好坏,写诗于黑板上,进行表扬或批评,说服或鼓励,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些诗,后来搜集在《校园百咏》里。
简介:蜀文化考古与夏商时代的蜀王国段渝夏、商时代的早期蜀王国,是一个业已突破原始部落制国家狭小界限的领土国家。这个国家,以神权政治为特征,有广阔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进步的知识文化和辉煌的古代文明.与任何一种国家形式的阶级实质相同,早期蜀王国也是建立...
简介:说是附庸风雅,一点没错,从来没觉得自己具有诗人气质,从而将诗看得格外高雅、高高地捧着。可纽约偏偏是个诗的国度,随便加入个步行旅游团(WalkingTour),导游在指点着各种各样的著名地标建筑之际,总会时不时地让大家在几栋古旧的砖楼前停下来,迸出三五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爱伦坡、金斯堡、威廉姆斯什么的,当然还有惠特曼,都曾经在这儿住过。
“云端”诗教:“东浙西蜀”文化融合新路径
“云端”品诗:“东浙西蜀”文化交融的新形态
“云端”作诗:“东浙西蜀”文化交往的风雅事
“东浙西川”云端诗教路径创新的研究概要
云端@吟诗:“东浙西蜀”之文化交流的好声音
云端诗教:东西部文化融合课程建设的应然之举
聆梁东先生诗教报告
做学教一体化:“云端”诗教活动真态之举
儒家诗教观的文化阐释
读《蜀文化》
停课不停教 , 我 与云端教学
“疫” 教于“鲤”, “巧”学云端
诗教
“蜀东工”吕不韦戈背后的秘密
张问陶秦蜀古道诗探析
诗美与诗教
诗教与联教
“线上有约”——聚在云端,教在实处
蜀文化考古与夏商时代的蜀王国
东村诗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