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夏力恕《》于清代注释评点著作中,深具独特的学术价值。夏于评注中自觉贯穿一核心线索,注重揭示此条核心线索中所蕴涵之微旨,表现出对《钱》学术创见核心内容的深刻认同,并作出重要发展。本文通过夏与钱之比照考察,阐明夏对钱吸纳与发展之具体内涵。

  • 标签: 夏力恕 《杜诗增注》 《钱注杜诗》
  • 简介:<正>杜甫的诗歌,自宋至清,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仇兆鳌的《详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援据繁富,而无千家诸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要,可资考证者为多。”然洋洋巨著,疏漏之处,实亦难免。后出的本如杨伦的《镜铨》、浦起龙的《读心解》,对仇均作过补充和纠正。清人施洪保所著《读说》驳难仇,不遗余力,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今人傅庚生、徐仁甫、邓绍基诸先生亦对仇匡正补苴,发表过很多宝贵的意见。尽管如此,仇中的问题还时有发现。今不揣浅陋,献疑数则,以求正于方家。若偶有失检,所论已为前人或时贤道及者,敬祈指示。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献疑 淮南 旧唐书 节度使 注家
  • 简介:黄生对能持较为客观的态度.其在史实考订、典故及地名注释与版本校勘等方面,对多有借鉴,或引述,或申发,或辩误.对此作全面梳理论述,既能体现的价值,又有助于认识的得失.

  • 标签: 黄生 《杜诗说》 《钱注杜诗》
  • 简介:杜甫被誉为“诗圣”,从宋代以来的诸种全集本,都过于专门化、专业化,对广大爱好者来说,并不十分适宜。而历代对于杜甫及其诗歌的研究和笺释,又颇有一种囿限于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格局。建国五十年来,的选本出版了许多种,但

  • 标签: 杜诗 杜甫 注本 选本 诗歌 诗圣
  • 简介:(接上期《表微(上)》)页736,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人衡州》:“频繁命屡及。”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子美》引《蜀志·费秫传》:“以奉使称旨,频繁至吴。”《晋书·刑法志》:“诏旨使问频繁。”《山涛传》:“手诏频繁。”《文选》庚亮《让中书令表》:“频繁省闼,出总六军。”潘尼《赠张正治》:“张生拔幽华,频繁登二宫。”陆云《夏府君诔》:“频繁帏幄。”《答兄平原书》:“锡命频繁。”

  • 标签: 杜诗 《日知录》 《蜀相》 《文选》 顾炎武 刑法志
  • 简介:清初朱鹤龄和钱谦益在过程中的离合关系以及两家的异同,堪称诗学中的一大公案。当时除了朱、钱两人互相辩难之外,双方的亲友门生也多有上阵助战者。双方各执一词,难有公允之论。到了现代,洪业先生在《引得序》中首次对此重公案作了相当详细的论析,但由於洪序细述钱、朱之争的始末後即转而论析两种本的版本源

  • 标签: 朱鹤龄 杜甫 诗歌研究 中国 钱谦益
  • 简介:杜甫的游历行踪研究向来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所涉及的地名名胜是我们考索杜甫游历的一个直接而有效的途径,的旧或者杂考中,在地名名胜方面都有很多错谬之处,本文就辨正了旧及旧考中被错误注释的“鱼龙川”、“龙门镇”、“牛头寺”、“翠微寺”、“真谛寺”、“东山”、“玄都”、“李监宅”、“松门峡”等九个地名。

  • 标签: 杜诗 地名 注释 辨正
  • 简介:宋有“千家”,但宋人本,完整流传至今者无多。我们以宋代集注本为底本,参考元、明、清历代本,同时辅以笔记、类书、别集、总集等诸书,广搜辑录,可最大限度地还原宋人本。

  • 标签: 杜诗旧注 辑录整理 问题
  • 简介:宋人赵彦材《赵次公先后解》有两大特点:一、对系年编次的认定与调整;二、在对更早集异文及旧辨正的基础上,对义旨的独到理解。其中透露出来赵次公“以史证”的外证法与“以”(行实)、“以”(义)的内证法,在早期中堪称典型。尤其是赵次公以“家之心”解,超越了通常注重事典出处的“学术性”注释范畴,具备了“同行评议”的意味,成为中独一无二的亮点。尽管赵次公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作为现存最早编年本,其特点与价值在历史中具有“导夫先路”的开创性。

  • 标签: 赵次公注 旧次 以史证诗 以杜证杜 以杜解杜 诗家之心
  • 简介:钱谦益在耄耋之年撰就的《钱》,吸纳了他在数十年前所撰之《小笺》的主要内容。在具体采录过程中,或作体例上的调整,或作内容上的增补,或作文字上的删改,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钱》的完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标签: 钱谦益 钱注杜诗 杜诗小笺 吸纳
  • 简介:傅干《坡词》是苏轼词的第一个本,注文中援引颇多。苏轼尊崇李,非李并重,而是更推崇杜甫,追求创作新变。苏轼对杜甫的尊崇,对宋诗、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化用入词时,苏轼尊重词的艺术特征,重视词的音乐性和抒情性,其化用不是引用成句,而是“自有境界”,将“融化如自己者”。其“以为词”并非词的诗化、诗词合流、诗词一体、诗词融合。

  • 标签: 注坡词 杜诗
  • 简介:文学史上有“千家”的说法,“千家”的热潮始於末代,而现存的各种本和选本则有二百多种。其中,杜甫诗集或全集的本以宋、清两代为多。而清代似以钱谦益的《诗笺注》、仇兆鳌的《详注》以及杨伦的《镜诠》流传最广。但後两种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乾隆以後钱著被列为禁毁书,直至清代末年才得以再度传播。万曼的《唐集叙录》认为,清人注释本中比较通行的,首先是康熙三十二年(1693)雕版的仇兆鳌的(详注》,其次是雍正二年(1724)印行的浦起龙的《读心解》,而後便是乾隆末年(1795)杨伦的《镜诠》。

  • 标签: 《钱注杜诗》 批评方法 杜甫 诗歌研究 中国
  • 简介:关于,自有宋以来曲折发展。宋之“千家”多为考证、考释,少有发明;元明多承刘辰翁批点之法,而往往流于粗疏;有清一代,则趋向于辨本清源,广深精细,其中清初文坛盟主钱谦益首开清代之先河,在诗史互证下渐成“以为著”之学术创见体系。如此而言,其先导性、独特性、创见性非别家所及,故多有学者以此为突破来进行清代诗学之研究。

  • 标签: 钱注杜诗 杜诗学 互证 文坛盟主 创见性 元明
  • 简介:在传世的宋代本中,有一系列打着“千家”旗号的本,前人或是将其全部算作一种,不加区别的一起讨论,或是全部分开罗列,逐一描述。其中有的实为同一本,却因各卷之不同题名而被多次著录,有的本系不同本,却因题名相近而张冠李戴。本文通过考察和比对,确定了宋代“千家”旗号下共有三种本传世,同时依据历代著录信息、书影以及所见版本,梳理每一种本下各代传本间的关系。

  • 标签: 千家注 杜诗 版本
  • 简介:《九家集注》是诗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本,由宋人郭知达所编,据称其为王安石、宋祁、黄庭坚、王洙、薛苍舒、田、鲍彪、师尹、赵次公等九家之集。但据笔者考察发现其中并没有标明为王安石和宋祁的释注文,对黄庭坚注释条目的收列也为数不多。笔者在对《九家集注》注释条目进行查阅之后,拟在通过本文探究该书对宋、王、黄的收列情况,并结合《详注》、《集书录》等相关注之作浅析这三家之的其他收列和流传情况。

  • 标签: 宋祁 王安石 黄庭坚 《九家集注杜诗》
  • 简介:通过比勘《文选集注》中的李善与诸宋刻《文选》李善(如监本、尤本),发现李善”的主要来源有:《钞》、五家、陆善经、未知旁注及李善本人的增补等。本文旨在探究诸宋刻李善单本及《文选集注》中李善的“”来源,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以揭示诸宋刻本及集注本所存在的一些所谓的“李善”,实为后人所附益,李善并未措手其问。

  • 标签: 文选 李善注 增注 李善注义例 文选集注
  • 简介: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年轻学者郝润华博士寄赠之《钱与诗史互证方法》(黄山书社2000年12月出版)一书,为著者在南京大学随周勋初、莫砺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而撰写的学位论文,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第一部对钱谦益《钱》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拜读之余,不禁对著者的学术眼光与学术功力深感钦佩,特撰小文以作评价。

  • 标签: 诗史 杜诗学 钱谦益 学术眼光 专著 学者
  • 简介:朝鲜李植《纂泽风堂批解》底本辨析左江李植(1584—1647),字汝固,号泽堂,德水人。朝鲜光海君二年(1610)文科及第,历官吏曹佐郎、大司成、大司宪、判书等职,特以文学著称。泽堂十六岁“着功于”①,以后一直着力于的研读,他认为“学...

  • 标签: 杜诗谚解 《草堂诗笺》 韩国汉文学 刘辰翁 蔡梦弼 底本
  • 简介:明末清初时期,众多家纷纷对杜甫诗歌进行笺注、校释,钱谦益所撰《钱》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成果,突出贡献是开创了“吏互证”的阐释方法。钱氏的阐释方法表现为,借助历史材料发明诗人心曲、以考证史事为侧重、以抉隐发藏为旨归,在阐释时往往将古典与今情相通、借李唐往事暗指明代政治、委婉抒写明末政治及己身所处的艰难环境,具有较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

  • 标签: 钱谦益 杜诗 阐释 诗史互证
  • 简介:<正>《明解和千家》一册,抄本,二十四叶,收唐宋人三十六首,署"宋名贤谢叠山",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前北京图书馆)。此书特点是每首均有"释义"(注释),配以华丽的彩色图解,其中三十二首还附和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发售,随书配给一份单印的李致忠先生撰写的《影印明内府彩绘插图本(明解和千家〉跋》(以下简称《李跋》)。《李跋》长五千字,指认原书"很可能是张居

  • 标签: 千家诗 谢叠山 插图本 三十六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